目前分類:國內旅遊紀聞 (2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龍年初二,一早陪老公到水社碼頭和朝霧碼頭拍照,朦朦朧朧的晨霧籠罩著整個日月潭,有霧裡看水、看山的寧靜感和美感!有楊柳、有船舶、有碼頭和花台為前景,老公拍得投入、拍得起勁。


01


02


03


  我沿著湖邊的木棧道走了兩趟朝霧步道,邊走路邊欣賞湖邊的晨景,不受干擾,別有一番意境!


04


05


06


  回頭和老公走涵碧步道回教師會館,此刻的湖景仍是一片朦朧的美,應該是這樣的景緻吸引我們吧!每年春節必住教師會館,必走涵碧步道,迎接新的一年到來,象徵新的一年一切順遂。


07


08


09


10


11


123


  拍完照大約是八點鐘,此時天空下起雨來,我們很慶幸能在沒下雨前拍得過癮!用過早餐繼續在涵曦會館頂樓,欣賞月潭的風光,為今年的日月潭走春告一個段落。


14


15


16


17


18


19


20


  十一點之前退房,此時溫暖的陽光普照大地,讓我們心情開闊!於是繼續往前開車,到今天的目的地-向山遊客中心。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向山遊客中心位在台21線水社隧道附近,鳥瞰建築物,像雙手環抱整個日月潭的湖光山色;其中兩個長度達三十四公尺,高八公尺的超大跨度之頂版結構,我看了向山遊客中心的摺頁介紹,才了解那是「向」字的形狀。


29


30


31


32


33


日月潭的山光水色,穿過那寬闊的跨距空間,能讓遊客直接映入眼簾,創造了人與自然間對話的舞台,不經意間遊客和建築物融為一體;細細欣賞這個建築物,若比擬為一件藝術品也不為過。


34


35


36


37


38


39


40


  向山遊客中心有不少親水池,我想設計師是要營造水的倒影、水的清澈感和流動感,一方面夏天可以降低溫度,讓人們有清涼的感覺;尤其和日月潭相鄰的水面,有高低落差感,和著青綠色樹葉的倒影,在這兒拍照很有意境,美不勝收!此次才發覺向山遊客中心,遊人川流不息時的動態美,很耐人尋味。(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41


42


43


44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年初一在日月潭看湖賞景拍照,已是多年來的過年重頭戲之一,龍年初一天未亮,我們就開車出發到日月潭。走到伊達紹碼頭和街上,吃有名的炸芋籤餅,遊覽碼頭風光。

01


02


03


04


05


06


  九點多我打電話到教師會館,希望把三個月前訂到的白如樓山景房,換成涵曦會館的面湖二人房,之前每天問就是訂不到,果真讓我達成心願,而且會員只要六折真划算!太驚喜了!也許是氣象報告這兩天將是低溫又下雨,讓一些早訂的遊客嚇跑了。


07


089


10


11


  日月潭來過無數次,它的美,從早晨到黃昏,從春夏到秋冬,無論風和日麗或煙雨迷濛,都迴盪著綺麗的風姿,令人百看不厭!讚嘆不絕!


12


13


  大部分時候我們是晴天下欣賞日月潭,潭面清澈碧綠,群山環抱,山水輝映,風光旖旎。


  今天所見到的日月潭是濃霧繚繞,像是披上一層罩紗,蕩漾著朦朧的美。一會兒遮住所有的景物,讓人看不清任何東西;一會兒雲霧從低處漸漸散去,先露出湖面,再露出山頭,像罩了頭紗的新娘子般,欲語還羞,神秘可人的模樣,好令人著迷!


14


15


16


17


18


  土亭仔步道是第一次造訪,土亭仔曾為邵族石印社遺址所在,現在則是石姓氏族祖靈祭地點,步道因此以邵族的吉祥物-貓頭鷹為意象。


190


  走木棧道往下,沿途設置一些解說牌,相關邵族文化的傳說故事,吸引我漫步看這些故事。步道盡頭設置展望樓,可眺望遠山近水,旁邊有一個指引船隻的燈塔,是全國最小的燈塔。船隻遊過湖面濺起的水花,在平靜的湖中形成白色的浪花,帶來一陣陣的漣漪。


21


  這次走慈恩塔收穫滿滿,從步道竹林隙縫間往潭景望去,哇!別有洞天!像是特設的框景,前景是挺拔的樹林,透出日月潭的寧靜的風光,有時被雲海圍繞的它,只見山在虛無飄緲間,充滿水墨畫恬靜淡雅、與世無爭的美麗畫面,令人震懾不已!有時是飄逸的竹葉為前景,框出幽靜怡人的日潭景緻,令人心生無限遐思。


22


23


24


25


  今天的日月潭是氤氳水氣及層次分明的山景、水景變化多端,一景一物皆渾然天成,如詩如畫般的意境,讓我們流連忘返


26


27


28


29


30


31


  第一次發現「月」潭的輪廓這麼明顯,在涵碧半島的教師會館區和日月潭大飯店間,行成「月」字,迷霧繚繞間更顯它的獨特形狀,美不勝收!另一方相對的是「日」潭,由高往下看,雲霧散去後,漸層露出它美麗迷人的湖光山色,同時能清楚辨識日月潭形狀的由來,是此行最大的收穫。


32


33


34


35


36


37


  剛到達慈恩塔時是清晰無比,感覺高聳突出,一會兒濃霧籠罩下,卻是塔在虛無飄渺間,我們好像置身仙境般飄飄然的感覺。


38


390


41


42


43


44


  玄光寺是最早把玄奘的舍粒子、靈骨從日本迎回安放的地方,所以是個古寺,玄奘寺建成後已移到那裡安放。下面有個玄光寺碼頭,熙來攘往的遊湖觀光客在這兒上岸,買阿婆茶葉蛋、看熱鬧又悅耳的原住民歌舞表演,給小費的大陸客還不少哩。


45


46


47


  原來日月潭的阿婆茶葉蛋在這兒,一大盆的香菇茶葉蛋擺放著,有的先裝在塑膠袋內,兩人收錢,生意興隆!有人一買就是二十個,做出名的商品,也讓顧客吃了覺得不虛此行!


48


49


傍晚前走到涵碧步道,應景的恭喜發財字體耀眼奪目,特地在這兒拍照並祝福好友們新春愉快,龍年一路發!(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50


    傍晚從涵曦會館陽台,眺望月潭風光,美不勝收!此刻深深覺得日月潭的美令人著迷!叫人驕傲!


51


52


53


54


55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晚上,冠群載我們到台南的花園夜市吃有名的小吃。今天是週日,人潮踴擠;陳記麻辣鴨血,需要由老闆帶位,我們吃鴨血和港式魚蛋,辣而夠味,熱騰騰的很好吃!


01


02


03


  紅妃香腸炒大腸,排隊繞兩圈,是這裡很著名的料理,有原味、九層塔、蜜汁和巧克力口味,我們買了三盒帶回家慢慢吃,也許是涼掉了,感覺尚可哩!


04


05


  東京總匯手捲,淡雅清爽的口感,在現場吃,ㄧ會兒就讓我們吃得精光,欲罷不能再點一樣嚐一嚐!


06


07


  牙齒肉圓據說很好吃,我和瑞逢坐在現場吃了起來,嗯!QQ的,很有彈性的,我喜歡這樣的味道,下一次我會再來吃這個肉圓!


08


09


  1/2早上我們搭計程車到永樂市場吃牛肉湯,是台南特有的牛肉調製方法,把新鮮的牛肉切細片,用滾湯汆燙沾薑絲和醬油吃,肉片很嫩,可惜湯太甜,不適合我們的口味。


10


  對面商家的富盛號碗粿與魚羹、好味土魠魚麵、金得春捲等傳統小吃,叫人讚不絕口!早餐吃過這些特產之後,回程我們特地買了炸魠魚片、碗粿和魚羮,以及你我他(台南市西門路一段70326 062251396)的滷鴨翅,當伴手禮帶回北部和家人共同品嚐,一路舟車勞頓帶回家這些道地的台南美食,家人開心又意猶未盡!


112


13


14


15


16


17


  胡椒管的志工暨熱誠又知性,隨時為我們導覽與解說它的歷史淵源和建築特色,同一位志工當我們到達中央氣象局參觀時,她仍賣力為我們解說,讓我們事半功倍的了解氣象的基本常識。


189


20


2122


2324


256


278


  太平境基督教會在對面,它的立面建築以十字型窗呈現特色;而室內的管風琴更是他們陣會之寶,一位職員主動的帶我們進去,並說明管風琴的由來,讓我們有意外的收穫。


290


312


334


356


  吳園是此行的最後一站,參觀戶外涼亭與古典閩式建築,並且在台南公會堂門口瀏覽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


378


390


  回到冠群家,她悄悄的去買了些伴手禮送給我們,讓我們覺得溫馨又貼心,帶著滿心的歡喜心,以及多得提不動的伴手禮回家了。


412


43


44


45


  台南真是個文化古都!真是個小吃的美食天堂!真是個交通便捷又不浪費的都市!隨時叫計程車,不多時就來了,讓我們此次四個人在台南市內的自由行,暨省錢又方便,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回憶!(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太太拍的


46


47


489


50


51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12/31)到台南遊玩,有大姊、秀昌、瑞逢和我四個人搭自強號車南下,在車上聊聊天、吃吃水果,不知不覺就到台南了。


01


  晚餐在元香薑母鴨店(台南市金華路二段384 062231093)由女婿作東請大家,不愧是名店,一會兒就高朋滿座,味道好價錢實惠,大家讚不絕口!


02


  晚上辰欣由祖父母帶回來,見到姨婆、外婆、舅公,我一一介紹讓她認得,只見她停頓兩秒之後,大聲又清楚的說:「大家好!」惹得所有人哄堂大笑,鬼靈精的小寶貝,並沒有人教,而她會這麼周全的問好,讓大人們驚訝萬分。


  當晚我們在冠群家看電視中的跨年煙火秀,住冠群家三樓,感覺很自在!姐妹同床聊天到凌晨,是一件很過癮又難得的事。


  1/1早上,我們自己搭計程車到阿堂鹹粥(台南市西門路)吃早餐。排隊的隊伍是外帶的,座位等候的是用餐的人,我們等了好久才輪到,可見生意有多好!虱目魚肚粥、土魠魚粥和綜合粥,都非常清淡爽口,四個人吃得津津有味。


03


04


05


06


  之後我們再搭計程車到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南市長和路一段250 063568889),這一年剛開幕免門票,今天是週日,我們九點半到達直接進入一樓,人潮未到,不需排隊。在古早車站區、三輪車、水車、水牛、隧道、天井以及二樓的民俗文物、古跡、文件和四樓的特展區等熟稔的展品前觀賞,同時有解說員重點帶大家看展覽,容易瞭解內容,且有共同的記憶,因此感覺很親切。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走出戶外,往光電板天橋走,居高臨下欣賞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水池四周的景觀,為此次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之行劃下句號。


17


18


19


20


  中午到安平古堡旁的陳家蚵捲吃蝦捲、蚵捲、鮭魚捲、虱目魚羹、虱目魚丸和切仔麵等小吃,好吃又經濟,所以台南的小吃讓人擋都擋不掉,縱使排長龍也要來嚐一嚐,這家生意興隆需要排隊點餐呢!安平老街也是特色行程之ㄧ,買些蝦餅伴手禮是最有成就感的事了。


212


  安平豆花是我的最愛,我帶他們吃了紅豆、綠豆和粉圓豆花,真是過癮!


  傍晚親家、親家母以及冠群一家人陪我們到四草搭船遊覽紅樹林綠色隧道;這裡號稱是全國最大的紅樹林故鄉,漫遊時只見河兩旁的五梨跤、水筆仔、欖李等長得茂密旺盛;海茄苳的氣根密密麻麻生長,令人印象深刻!


234


256


27


28


29


30


31


還有土沉香、台灣海桐等百年老樹群自然生態,在人工古運河中形成美麗的綠色隧道,如同亞馬遜河般迷人!我們依序坐在船上,帶著斗笠遮陽,一面聽解說員導覽,一面飽覽沿途風光,收穫滿滿,大家盡興又悠閒,有不虛此行之感!


32


33


34


35


36


378


  下了船,辰欣快樂得像小公主,穿著粉紅洋裝和背心,在四草砲台區草地又跑又跳,好不快活!她回到家,立刻搬出所有玩具,一件件玩得陶醉,甚至扮家家酒,和姨婆們一起同樂;排ABC等字卡,表現得聰明伶俐,讓姨婆讚美不已!童顏的歡心純潔,多麼叫人喜愛與疼惜!(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太太拍的


390


41


42


43


44


45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28清晨我們五個人早起,沿著日月潭大飯店的步道,往象山遊客中心散步。在曙光前山上的雲霧遮掩了湖景,有一種神祕耐人尋味的感覺;晨曦出現後的湖光山色,是絢麗多彩,是倒影清新的畫面,因此吸引一些攝影朋友架好腳架等待拍攝這裡的美景。


    這個步道是我們第一次走,很喜歡這裡幽靜迷人的氛圍;在步道裡慢慢欣賞與健行,來回花了約兩小時,之後回到飯店享用早午餐。


    日月潭大飯店豐盛精緻的菜餚,讓我們五個人一面吃,ㄧ面輕鬆分享此次在日月潭的美好心情,是個難忘與難得的姊弟同遊日月潭時光。


    快十一點時退了房,由義祥開車往車埕遊覽。車埕位於南投縣水里鄉明潭壩頂下方, 日治時代為了輸出埔里糖廠所產的蔗糖,於1916年修築埔里至車埕的輕便車鐵道,是集集支線鐵路的終點站。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我們對這兒的印象很好,木製的房舍、車站、步道、商店,在在顯出曾經風華無限、神秘可人的模樣,由於三姊弟是初次造訪,因此拍了一些照片好好紀念。


   「林班道」原為振昌木業公司的外銷倉庫,921地震後改建為商店街,為民眾提供美食、娛樂、藝文、購物等寓教於樂型的商圈。


09


10


11


12


13


14


15


167


    之所以將商圈取名為「林班道」,乃因前人以從事木業為主,林地的劃分,以班為單位;商圈將舊有的工廠廢材,做新的利用,更保留了原有的木業文化,故前兩字取名為與木業息息相關的林班;「道」的意思就是把觀光產業當做另一新闢的道路,故取名為「林班道」,意涵深遠,令人遙想舊日時光。


18


19


20


21


22


    早期用於浸泡原木的貯木池,經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規劃整修,美化成綠意盎然的生態池,在山間成為風采迷人的水池,真像是一座秘密花園。


    在九曲橋上有一對新人,是新郎背新娘過橋的鏡頭,我們很羨慕,於是由米昌先背秀蘭,愛故弄玄虛的米昌扮著鬼臉背老婆的神情,真讓人笑開懷!我也一樣模仿,由老公背我,看他吃力的模樣,我開心極了,笑得合不攏嘴。


23


24


25


267


289


    我們漫步環湖人行木棧道,享受濃蔭的沁涼;欣賞楓樹的紅葉與果實,在樹影婆娑中拍下愉快的神情,是此刻最大的享受;看池中的綠頭鴨,悠然游水,充分感受到秘密花園的悠閒自在。


30


31


32


334


35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提升車埕地區觀光遊憩資源,並增進遊客了解往昔木業發展,將原被視為珍貴產業遺址保存文物的舊廠房,重建成車埕木業展示館,於20086月開放,提供遊客瞭解台灣木業往昔盛況。


36


37


    舊廠房的木構架是20世紀初的產物,在1950年代是屬於相當先進的設計,所以在重建木業展示館時,採用「新與舊的交疊」覆屋保存舊屋架的設計理念。將舊屋架修復為木業創意館中的展示品,並於舊廠的木構架上另加新木構架,營造新舊木構造交疊於同一空間的趣味,錯綜的支架讓空間充滿變化與獨特的意象美感,讓我們看見了歷史演進與時代的進步。


38


39


40


    車埕是一個與電廠為鄰的小型村莊,在水裡溪沿線總計有大觀抽蓄電一廠和二廠、明潭抽蓄電廠、水裡電廠及鉅工分廠,密度之高全台罕見,使得車埕與水力發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義祥曾經來過,所以載我們到明潭抽蓄電廠旁參觀,並解說這些水管抽蓄的方式,大家聽了為這個建設喝采,也增廣了對國家建設的見聞。(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41


42


43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27日中午,五個人一路從九族山上櫻花亭、原住民圖騰、手鍊站、櫻花湖等區,往山下散步、觀景、拍照,以及觀賞娜魯灣劇場裡精彩的原住民舞蹈表演,一羣丁字褲男壯壯的身子光著上身、赤腳跳舞,有點不好意思,卻又很吸引人看。


01


02


0304


0506


07


08


09


10


11


12


  接著四人在各族站牌前合影,代表到此一遊,有魯凱族、卑南族、布農族、邵族、鄒族、泰雅族、賽夏族等,一一留影,到門口時四人縱身往上跳躍,歡慶九族姊弟能同遊,真是不容易!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2


23


  之後由老公開車走捷徑到達日月潭大飯店(南投魚池鄉中山路49 電話049 2855151),大廳面湖看到柔美寧靜的月潭,景色美極了!讓人真想擁抱這兒的湖光山色!讓我們喜出望外,忙著欣賞另一個角度的日月潭之美,也拍了些合影的照片,不枉我們訂了這間新開幕的飯店。


24


25


26


27


28


  傍晚我們沿著湖濱步道散步,這一區是新開發的公園步道,因此走來特別新鮮,湖中的船隻停泊在湖中,美景天成,令人心曠神怡!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走到教師會館旁的涵碧步道,野薑花、手划船、捕魚網、夕陽湖景美不勝收,讓我們駐足流連,欣賞此刻旖旎曼妙的日月潭風光,姊弟同遊,有著手足濃郁的感情,愉悅之情充滿心中!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年初一想訂日月潭的飯店,上網查詢,無意間發現日月潭大飯店新開幕有公教人員優惠專案,於是約了米昌、秀蘭、大姊和我倆夫妻,共五個人展開兩天一夜的九族與日月潭之旅。


01


02


03


04


  老公和米昌輪流開一部車,12/27早上九點半我們就進入九族文化中心,搭小火車遊水莎蓮、搭遊園車上九族高頂,再搭日月潭的纜車。


05


06


07


08


09


10


11


  九族遊樂區有不少招牌景點,我們一一模仿功夫小子,做出逗趣的神情和動作,表現出天真可愛的樣子,讓心境年輕不少。


12


13


14


15


16


17


  搭上日月潭的纜車,由高往下看,日月潭的湖光山色美麗無比,我們說它像是外國的景色,十分迷人!


18


19


20


21


22


23


24


  大姊初次搭纜車,似乎沒有安全感,一直抓緊座椅,深怕掉下去!米昌說上次他們搭這趟纜車時,有一點狀況,在空中停了幾分鐘,心驚膽跳的,那時的情景真令人害怕!


25


26


27


289


  日月潭纜車區的風光,面湖有椰子樹搖曳的景緻,依舊美不勝收,讓我們留連不已!往伊達邵碼頭的木棧道,兩旁有動植物生態,暨親和又舒適,一會兒就到達街上。


30


31


32


33


34


356


37


  中午吃個麵之後,往碼頭參觀,此時沒有大批觀光客搭船,湖面顯得安謐祥和,有一份神秘的感覺。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回頭搭一段日月潭纜車與九族纜車,在空中欣賞九族文化村的山光樹景,綠意盎然的草地和青色的山林,讓人看了無比舒適!(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47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24一行人離開蘭博之後,目的地是 八甲 休閒鱼場,前一天老公做足功課,看好地圖,擔心司機對這兒的路況不熟;果真司機不是專門開遊覽車的人,只靠GPS讓人操心找不到路,老公及時看著地圖從旁指引,依計劃花四十分鐘準時到達八甲休閒魚場(員山鄉尚德村 八甲 路一號03 9225990),終於讓老公放下心用餐。


01


02


  我們先參觀八甲休閒鱼場的養殖魚類,有烏龜、鱘龍魚、香魚、苦花、台灣石鲋、台灣馬口魚等,有三十餘年的養殖經驗,有台灣原生種魚類復育場的美譽。


03


04


056


07


  下午一點開飯,我們訂到窗景面臨池塘的好座位,一桌四千元,菜色佳、味道好、數量足,每個姐妹都吃得津津有味,讚不絕口說:「好吃!」


08


09


10


11


12


    我帶了一瓶黑牌的約翰走路,每個人用小酒杯淺嚐,酒香濃郁的味道,為中午姐妹的聚餐帶來興致高昂的用餐氣氛,真是值得!


13


14


15


16


17


18


  飯後在八甲休閒魚場的景觀池逛一逛,滿池的錦鯉活潑鑽動,好不熱鬧!吸引思潔和雲潔駐足觀賞。大人們繞大圈看池塘周邊的花木與池中的水車,讓我們更有感覺,不禁回憶起兒時的水車耕田的情景。


190


21


22


23


24


25


   梅花湖是下午的重要景點,大叔母在碼頭看表演;秋英、秋宜、于慧、詠鈞、詠錩和容嘉騎兩輛四輪腳踏車,碧珠和雲潔騎一輛四輪腳踏車,此刻是親子與祖孫最佳的互動時光。


26


27


28


瑞珍、輝耀和瑞逢各騎一部腳踏車;秀昌、秀蘭和思潔祖孫一同推著幼兒車繞湖,美麗的倩影,盡興的神情,令人回味無窮。


29


30


31


32


33


秀英、春英、瑞菊、瑞陵、智典和義祥沿湖漫步,一面走一面聊天敘舊,輕鬆又愉快的聯絡感情,這樣的相處是十分珍貴的鏡頭。


34


35


36


37


38


39


401


梅花湖景色清幽、倒影幢幢,三清宮在青綠色的山腰上矗立,耀眼醒目!步道景觀優雅清靜,四公里長走來愉快自在。


42


43


434


走入吊橋內,進入湖中的小島,逆時鐘繞了一圈才走出吊橋,近距離接觸湖面,這時又有點像走入日月潭,湖光山色有如人間仙境,也像花蓮的鯉魚潭,充滿美麗的印象。


45


46


47


48


49


50


回到碼頭邊,有整排的蘆葦,開滿白色的花絮,在綠色的葉脈間搖曳生姿,有初冬的感覺!湖中的綠頭鴨飛得好遠,跨過整個湖面,驚人的飛行力讓人大開眼界,輝耀說那是西伯利亞的候鳥,飛來這兒就不走了變成留鳥!原來牠的基因是候鳥,才能飛的遠呀!


51


52


53


54


55


到達終點,我和智典小騎一下四輪腳踏車,這種兜風的感覺真好!若有時間騎一圈回來一定很過癮!我們相約下一次來這兒就騎車兜風。


56


57


順著大家的意思,由輝耀帶領司機開車到宜蘭餅工廠羅東門市部,結帳時才看出姐妹們的購買力很強,留下一張血拼的照片,購物的樂趣在每個姐妹臉頰上綻放燦爛的笑容,真是快樂的一羣姐妹淘。


58


最後一個景點是羅東夜市,在羅東公園四周,小吃部分只要看到有排長龍的隊伍,這一攤就是有名的小吃,很叫人驚訝這些饕客的消息如此靈通!我們各自選擇喜歡的食物吃,各擇所要,各取所需,晚餐便宜又大開眼界於羅冬夜市的熱鬧景象,讓承辦人省去張羅晚餐的工作,彼此都滿意。


59


60


61


晚上六點半準時開車,回台北、中壢和頭份(晚上九點半到達),結束一年一度的詹家姐弟聯誼會宜蘭之旅。


今天我們度過朝思夢想的姐弟會,讓我們跨洲、跨國相聚,真是滿足!下車前,姐妹提議半年後辦兩天一夜的旅遊活動,我想只要姊弟熱忱參與,我會盡力完成大家的心願,因為人生最寶貴的就是重溫兒時與青年的手足之情。(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拍照日期:11/12/27-28


    搭日月潭纜車/九族至日月潭纜車站來回(中午


01


023


04


05


067


    在纜車上眺望日月潭的湖光山色(中午


08


09


10


11


12


    伊達邵親水步道湖畔的光景(中午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涵碧親水步道湖畔的光景(傍晚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水社碼頭(傍晚


30


31


    水社壩湖畔的光景(清晨


32


33


34


35


36


37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連繫詹家姊弟兒時記憶與手足情誼的聯誼活動,今年訂於12/24,發起人是米昌,行程提議人是瑞陵,執行者是春英。

01


    我彙整這幾個月密集到宜蘭一日遊的經驗,提出最精華的景點如蘭陽博物館、 八甲 漁場、梅花湖、宜蘭餅工廠和羅東夜市一日遊的行程。


02


03


04


    經過電話報名確定以一部20人座為主,在網路找到車子。當天一早七點從頭份出發,沿途在中壢和新店陸續上來姐妹們,熱絡的氣氛,熟稔的語言,有趣的故事和笑話點綴得恰到好處。米昌、春英和瑞逢各拿出自己的伴手禮請大家,讓大家的嘴巴吃的、說的和笑的都沒停過。


05


06


07


  到達蘭陽博物館,我們在門前合照,也拍家族照,為民國一百年的今天,留下家族燦爛美麗的一天。


08


09


    蘭陽博物館設計以單面山為主軸,博物館建築量體是以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為設計依據,單面山是指一翼陡峭,另一翼緩斜的山形,是本區域獨有的地理特質。博物館採單面山的幾何造型,屋頂與地面夾角20度,尖端牆面與地面成70度,由土地中成長茁壯,並和地景融合。


10


11


12


13


    蘭博是由姚仁喜先生設計,獲第七屆遠東建築獎台灣地區傑出獎、2010台灣建築首獎、第七屆公共工程金質獎特優,這代表著蘭博是個令人驕傲的建築設計!


14


15


    我充分做好先前的功課,知道蘭陽博物館十點有定時導覽,我們提前借了耳機,大夥兒等候導覽的解說。


16


    內部分為四層的常設展,有序展、山之層、平原層、海之層和時光廊,展示宜蘭的地理環境和人文史蹟;兒童探索區是思潔的最愛,外公和外婆陪在身旁,看著她快樂玩益智遊戲,充分顯現祖孫相處之樂。


178


190


212


234


25


26


27


28


    自高空俯瞰蘭陽大地,有著大小不同、顏色深淺與質感不一的田野方塊,這些方塊也隨天色與四季變化而有不同的色調與風情。因此,建築師選取韋瓦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的主旋律,在建築實量體的外牆,將協奏曲中「春」、「夏」、「秋」、「冬」四篇樂章的音符,以多重質感的石材轉化為音符,依序排列至建築主體的四個實體外牆上,呈現蘭陽大地的四季農田地景,好似動態的音樂歌頌。


290


31


32


外牆的排列組合分割,更是仿效建築造型單面山的岩石節理,與屋頂20度平行層層分割分佈石材及鑄鋁版而下,遠看因蘭陽氣候變換的雨與晴,使石材吸水後與鑄鋁版形成深淺色澤不一、寬度不同、反射不同的視覺感受,試圖反映單面山因長期海蝕所顯現的特殊紋理,呈現豐富的質感與光影。


33


34


35


36


37


389


40


41


42


 蘭博的休憩區,有採光罩,有藤椅是個明亮宜人的空間,看完展覽,大家不約而同往這個區域小憩、喝咖啡,享受親子互動的幸福時光。


43


44


45


46


47


  出口區面對烏石港有水景公園,提供長板凳,也是個一覽無遺戶外美麗景觀的地方,叔母和堂妹坐得安穩等候大家的到來,又是個輕鬆美好的時刻。


48


顧及烏石礁遺址溼地生態的完整,本著「與環境共生」、「與自然融合」的核心精神,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物集中配置於基地西北側之區域,保留最大面積的溼地生態公園,維持既有生態,這是蘭博戶外景觀迷人的地方。


我們離開蘭博前,在濕地公園及烏石港區拍照紀念,看著叔母健康爽朗的陪著大家一同出遊,有她如有一寶,家族的凝聚力更強,感情更濃郁,我們都以她為榮。(文章是太太寫 照片是我拍的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20上午九點半大夥兒已爬完合歡山主峰,雨卻下得不小,在車上等便當;由於車上冷氣太強,我飽受風寒之苦,頭痛吃不下便當。


還好當大家吃完便當,車從合歡山開到清境農場時,睡了一覺,舒服多了,精神也好多了。


01


02


  下午一點半進入清境農場,三點半才集合,於是我們坐在草原上欣賞雨過天青後晴朗的天空、藍藍的高山,和滿山的青青草原,一望視野遼闊,好清新宜人的風光。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不時看看羊兒在草地低頭吃草,專心的模樣,挺可愛的一點兒也不受觀光客干擾。


11


12


13


14


15


往下看清境農場表演舞台區的景觀,在山坡下迂迴曲折的路,在青青草園之間,有賞心悅目的感覺,是它的特色。


16


17


18


19


20


  對面山上蓋了一棟棟新穎美麗的歐式別墅,美不勝收,吸引遊客來此渡假,因此清境農場是一年四季都受歡迎的渡假勝地。


21


22


  幾個資深美女側坐山坡上,默契十足,齊一的動作,讓攝影師拍個過癮;有時又趴在草地上,有時往上丟帽子等動作,讓攝影師捕捉我們純真快樂的神情,在清境草原悠閒的氛圍中,我們充分享受渡假的樂趣,喜鳳、瑞清和大姊都很平易近人,大家玩在一起的感覺真好!


23


24


25


26


27


28


  再往前走是觀山牧區,一個諾大的風車立在草原上,為綠色的山坡帶來另一種朝氣和風格,我們在這附近拍了不少照片。


29


301


32


33


34


35


36


尤其有一張木桌椅,我們在椅子上拍照,瑞清當導演兼攝影師,幫我們夫妻拍得甜蜜有意境,創意十足哦!


37


38


39


40


  之後更在椅子後,背對著遠方的山景,一個個先是獨照再合照,照得很開心;我一時興起跳起來,那雀躍的神情,被老公拍起來很難得的!


41


42


    後來桂育大姊賢伉儷也加入玩樂行列,和我們四人合照,拍得很滿意,玩得很過癮!為這次的奧萬大,合歡山和清境之旅留下美好的回憶。(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43


445


467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昨晚我們住那魯灣民宿,12/20一早我們起來欣賞清境一帶的山嵐霧氣,清幽雅靜是它的特色。


01


02


  這裡的民宿高高低低建在山坡上,密密麻麻的,我們到那魯灣民宿的櫃檯時要走一段下坡的階梯;進房間又要爬一段上坡的階梯,真叫人不敢領教!據說此時非假日仍是一房難求,所以和大夥兒住不同的民宿。處處是民宿的建築,我們很為此地的水土保持和環保而憂心呢!


03


04


  七點十分我們就搭車上合歡山,一小時後到達合歡山主峰入口,我們跟著嚮導一起往山上走。沿路灰濛濛的,濃濃的霧氣籠罩著四周,看不到遠山只能看到眼前的柏油路,嚮導說路不陡是緩緩的山路。


056


07


08


  對我們來說,走這個山路很吃力,氣喘得很、心頭有些許緊縮的感覺,有點不舒服,嚮導提醒我們用鼻子吸氣,用嘴巴呼氣,這樣就不喘了。


09


10


途中瑞清借我一支長柄傘當拐杖,爬起山來較省力。花了五十分鐘終於爬上合歡山主峰,地上標著3416公尺,看到它好讓我們開心,一種成就感填滿心頭。


11


12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不繡鋼柱子也標3416公尺,好不容易上來了,一定要合照、獨照拍個過癮,才不枉剛剛的辛苦。


245


267


289


此時的合歡主峰,雨更大霧更濃,視野差看不到美景,我們沒帶雨傘,趕緊下山,免得淋成落湯雞。倒是路兩旁的高山野花長在岩石堆中,清秀美麗吸引我們的目光,還真佩服它們的生長韌性和適應環境的能耐。


30


31


回到主峰登山口,有一指標,我們特地在這兒補拍此標的,當做紀念,甜蜜的微笑見證此次合歡山主峰攻頂成功。(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32


334


356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19搭上中央大學退休人員聯誼會的豪華型中巴,往奧萬大、清境農場和合歡山前行,展開兩天一夜的聯誼活動。瑞琦家中有事,大姊臨時遞補上來,可謂皆大歡喜。


01


02


  行程很吸引大家,很快就報名額滿;這次的中巴是豪華型,我們的座位抽中前面 ,寬敞又舒適,真是感謝華主席、喜鳳和碧玉等工作團隊精心的安排。

03


04


  到達奧萬大國家遊樂區,有幾棵楓葉已紅,在晴空萬里、藍天白雲下,叫人看了賞心悅目。



05


06


07


08


  到了楓林區,滿路是落了葉的綠楓葉,走在上頭有泥土味軟綿綿的,很舒服!對岸是一片楓樹林,紅綠相間美麗迷人,大家紛紛在這兒取景留影。


09


10


11


12


13


14


  走在高懸北溪河床的奧萬大吊橋,山壁上卓然矗立的五葉松和藍天群峰相映,美景天成。


156


17


18


19


 吸引不少遊客探訪體驗新開闢的奧萬大吊橋,吊橋兩端山壁的翠綠五葉松,卓然矗立的姿態,最讓我們驚艷。


201


223


24


25


 從奧萬大森林公園平臺跨越奧萬大北溪,連接松林區、楓林區的奧萬大吊橋,為全臺地區最長、最高的吊橋。原來的舊橋在96年8月22日遭聖帕颱風吹毀,政府花1400餘萬元興建奧萬大吊橋,於98年7月4日完工。


    走在長199公尺 、離北溪溪床90公尺高的吊橋上,不僅能盡攬楓林區及南北溪匯流的萬大溪全景,以及遠山高嶺層層相疊,層次分明,顏色多樣的高山美景,景緻十分迷人!


267


289


301


323


34


  最特殊的是吊橋兩端,各有34棵卓然立於陡峭山壁的五葉松,翠綠針葉松枝隨山風微擺,彷彿向遊客親切致意!這裡的老松主幹挺立,枝幹孤絕典雅,像是國畫藝境中的老松樹,令人印象深刻。


356


378


390


412


43


  回到奧萬大國家遊樂區門口,姐妹在階梯小憩,來回走了兩個半鐘頭,尤其上木棧道階梯,真是辛苦,趕緊休息喘口氣。


445


4647


48


還有半個鐘頭才上車,大夥兒在公園裡散步;我們在樹下以及草地上休息,陶醉在夕陽中的奧萬大公園暖和悠閒的氛圍中,享受坐在草皮上擺首弄姿拍照的樂趣。(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49


50


51


52


53


54


55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姊回台度假,12/18回娘家,米昌一家人在家迎接,祖孫三代好不熱鬧!我們逗著思潔和思穎玩,小孩笑嘻嘻,大人更是開心得合不攏嘴!


01


02


03


  之後,我們開兩部車陪大姊參觀十二寮。說起十二寮的由來是這樣的:早期峨眉鄉的開墾,為防原住民侵擾,設立十五座保護開墾安全的隘寮,其中第十二個隘寮就是今日的「十二寮」。


  十二寮西邊是大埔水庫和蜿蜒的峨眉溪,東邊是山巒疊嶂的丘陵;在三面環山中,進入十二寮看到的是平原和一個大埤塘,倚山傍水的景象瞬間映入眼簾,彷彿來到一處桃花源。


045


067


08


09


  大池塘邊設置一座竹棚草寮,也是觀鳥的好場所。思潔識途老馬,急著要在這兒餵錦鯉,灑下魚飼料,成群結隊、大大小小的魚兒擠在塔寮下,一條條花色艷麗、活潑生動的魚群搶食飼料;大魚在中心搶得了食物,小魚只能在外圍湊和著,讓人覺得肉弱強食,適者生存,不適者遭淘汰,好現實的物種生存原則。


101


123


145


16


178


190


  池邊還設有早期打水的汲水龍頭,思潔模仿外公用力打水,果真壓出強而有力的水柱,讓我們驚呼不已,她卻有滿滿的得意神情。


21


22


  正妹風車人家是此地很有名的造景藝術站,小院子裡綠草上有一座紫色的風車和成排五顏六色轉動的紙風車,吸引著大人和小孩逗留拍照,為平靜的農村點綴出美麗的標誌,據說這是屋主的創意,在社區改造中獲得好名次和獎金。


234


256


278


29


  再往前走,路邊擺著芭蕉,豪爽的主人請大家品嚐他種的芭蕉,看著一串串肥胖短小的芭蕉,蠻吸引人!回程買了兩大串,老闆卻送了我們不少香蕉,莫非希望和遊客結緣!如此大方,相信往後我們還會去買他的香蕉。


30


  牛轉乾坤的水牛拉車圖,成為我們回憶兒時情景的題材,也是合照取景的最佳道具。


31


32


33


34


  明媚的湖光色,在池塘邊形成倒影,很是耐看!今天陽光普照,紫紅色的九重葛,在陽光照射下更加豔麗;藍天白雲下的芒花白白的,很叫人喜愛!隧道下的我們拍照賞景,悠閒又自在!


35


36


378


39


40


412


  池塘中的浮橋,為水池帶來柔美的景觀,也是我們喜愛的捷徑,穿過它就回到停車場了。


434


  中午我們在峨嵋街上吃老店客家菜的粄條、土雞肉、山豬肉和蘿蔔炒蛋,老公去埋單,表示為大姊接風,祝她回台度假充實愉快。(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45


46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待續)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觀安平樹屋,須穿梭舊倉庫殘垣斷臂與百年榕樹中,動線狹窄、崎嶇不平、潮濕陰暗,蚊蟲較多,所以太太陪女兒與外孫女在樹屋旁的草坪玩遊戲,我就趁著沒什麼遊客專心捕捉樹屋的浮光掠影。(詳見前文)


拍得差不多了,請太太當模特兒拍照紀念;


012


034


    在樹屋的屋頂觀景台上,看見女兒與外孫女經過趕緊拉長鏡頭拍一張;


05


    祖孫三人在樹屋旁合照;


067


089


    逛逛樹屋旁的鹽水溪畔觀景台;


10


112


134


    在入口紀念品販售店觀賞影片;


156


    德記洋行;


178


    品嚐安平豆花;


19


20


21


22


23


    安平豆花對面的福記水煎包


245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次託雨天的福,遊客很少,才能夠盡情的欣賞龍騰斷橋的雄姿。接下來,雨勢變小了,決定再回頭遊覽勝興車站。


    勝興車站


01


02


此時,也接近午餐時刻,車站老街也沒什麼遊客,店面冷冷清清,我們在車站斜對面的勝隆客家小館各吃一碗湯粄條,吃得飽飽的,真的是便宜又大碗。有趣的是店門口兩旁有幅對聯:無餓不坐,座餓多端。與無惡不作,作惡多端,音相同,意思卻大大不同呢!


無餓不坐,座餓多端用客家話說是:肚子餓了就找餐廳坐下用餐(無餓不坐),座著座著肚子餓了(座餓),就點了許多的菜,接著就一盤一盤端上桌了(多端),意思還挺貼切啊!


    勝隆客家小館


03


    無餓不坐,座餓多端


04


    客家粄條


05


吃飽了,精神足了,繼續冒雨遊勝興車站。真是難得,幾乎沒有遊客,月台上,軌道旁難得大清場,我一手撐傘一手拍照,並且請太太當模特兒,撐著紅花洋傘,使得畫面增色不少。


雨天遊勝興車站、龍騰斷橋,意外的,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記憶!尤其是無餓不坐,座餓多端


    勝興車站


06


07


08


09


101


123


145


167


189


201


223


245


勝興車站的歷史


「勝興車站」位於苗栗縣三義鄉的關刀山山麓,標高 四百零二點二三六公尺 ,是台灣西部縱貫鐵路海拔最高的車站,興建至今已超過一百年的歷史。勝興原稱「十六份」,是因早期此地山區盛產樟木,建有十六座蒸餾樟腦油的大型寮灶而得名,光復後才改為今名。台灣舊山線鐵路三義到豐原路段,地形崎嶇,山丘、河流阻隔,工程艱巨,在日據時期的1903年起,花了五年才完工。由於路段陡峭,早年蒸汽火車頭馬力不足,經過這處路段,一定要用兩台蒸汽火車頭前拉後推,才能往前行進,這是老一輩台灣人乘坐火車的鮮明記憶。1998年台灣鐵路局執行改線工程,截彎取直設計新山線鐵路與雙軌化工程,位於舊山線鐵路的勝興站功成身退,從此走入歷史。「勝興車站」這座結合了歐式風味與日式木造結構的建築,樑柱銜接完全不用鐵釘,屋簷連續呈現的鋸齒狀,在風水學上有趨吉避兇之意,為其他車站少有,在1935年的「台中州大地震」中,勝興車站是該地區唯一未受到損傷的車站,雖歷經佰年寒暑至今尚能原貌呈現,是台灣老式車站之典範,無論其海拔高度、建築歷史,在台灣鐵道歷史文化上,佔有重要地位,是山線鐵路中最具有保存價值的車站,1999年苗栗縣政府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深富歷史與觀光資源的文物因此得以保存,現在已成為喜愛懷舊訪古的人,最中意的旅遊景點。(本文摘自森情寫意網站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22是我們在台南渡假的第三天,女兒載我們去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的室內參觀。


01


02


03


  今天是星期二,遊客少得很,任我們走哪個門都行,不需排隊,太自在了!首先進入兒童廳,是以發現台灣為主題。


045


  先到時光隧道的車站區,這是懷舊火車站的裝置,頭上方的木時鐘會響,吸引好多親子仰頭觀賞。


067


089


  來到劇場的積木堆疊區,要脫鞋子,辰欣迫不急待,爬上舞台堆起積木,好奇又興奮的樣子,很令人喜愛!


10


11


12


13


145


  遊戲童年區有五彩繽紛的氣球高掛在天花板上,和白色光影的人行牌子裝置,覺得很現代感。


16


17


  到農村采風區,有隧道、水車、水牛、茅草房等佈置,栩栩如生是小朋友的教材。


189


201


223


245


267


而自然台灣區呈現的是水筆仔、候鳥、木船等的景象,可以生動的體驗台灣風情;這個樓層較活潑適合幼童,也適合寓教於樂。


28


29


  二樓展出台灣的故事,分八大主題,有斯土斯民、早期的居民、異文化相遇、唐山過台灣、多元發展、新秩序、多元民主社會和展望新世紀,由於沒有導覽,我們走馬看花,對這些展覽沒有深刻印象;唯一記得的是迎神轎遶境的隊伍,不時放鞭炮的聲響,在昏暗的情境中,嚇壞了辰欣,哭個不停!


301


32


33


34


35


36


  二樓和四樓的展覽是靜態的,我們都累了,只好坐在大木椅上休息,讓愛拍照的外公慢慢拍。過了中午我們才離開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回到永樂市場買土魠魚羹麵回家慢慢吃,結束第三天在台南的行程。


37


38


39


40


  整體來說,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的室內展廳,若能主動為遊客導覽和解說,相信參觀的人,會對二樓常設展「斯土斯民」的主題有深一層的認識,這是博物館人員對民眾責無旁貸的責任,也是對博物館留下熱情與好印象的根基。(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苗栗的龍騰斷橋來過幾回,因為是假日遊客很多,停車也很不方便,所以都是蜻蜓點水似的到此一遊。


    早上(11/12/05週一)出發時天氣還不錯,越往南走天氣起了變化,通過苗栗時已下著滂沱大雨,這時有打退堂鼓的念頭,結果還是繼續開往目的地。


    到了龍騰斷橋時雨勢較小了,因為雨天遊客很少,我們各自打著傘,瀕臨斷橋下,慢慢的、仔細的觀賞龍騰斷橋的風貌。


    一邊觀賞一邊請太太幫忙撐傘拍照,雨中行龍騰斷橋,別有一番情趣!


    龍騰斷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龍騰鐵橋


    「龍騰斷橋」解說


12


13


14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21用過早餐後,女兒載我們和辰欣一同到市區的吳園、太平境教會、胡椒管、愛國婦人館和孔廟等地逛一逛。


  說起台南公會館,是日治時期台南地方缺乏集會設宴的場所,日本人每有集會設宴,就向吳繼顯(吳尚新的孫子)洽借吳家。


01


  吳園庭院景色優雅,地方官民於明治41年(1908)集資成立民間組織-社團法人台南公館,並選定此地為籌建現代化公共聚會場所。


02


  建館工程於明治439月正式展開,明治44(1911)2月初落成啟用,是台灣最早創建的一座具公共集會功能的現代化建築物。


03


  看了台南公會館的簡介,了解台南公會館是古蹟,具有歷史淵源,我們在大門邊拍照小憩,為這棟具有百年歷史的建物,和優雅大器的設計,致上敬意。


04


  接著走入內庭到吳園,吳園的由來是這樣的:台南枋橋頭的吳尚新,承銷食鹽業務大為發展。道光初,吳尚新將其宅第北邊,原屬何斌的庭園舊址,加以收購,沿著地勢高低建構庭園,並聘名匠仿照漳州城外飛來峰的形勢,佈置假山、池台水閣、奇花異木,極盡美觀,名為吳園,俗稱樓仔內。


05


067


吳園與板橋林家花園、新竹北郭園和霧峰萊園等號稱台灣四大名園。


08


090


  創建至今170年的吳園,如今侷促台南市區一角,只剩仿飛來假山、水池、池畔閩南平房一排九間、捲棚歇山頂四角涼亭與六腳攢間涼亭各一座、石砌廊道和綠草庭園,勉強看出些許傳統園林的風格。若不對照著解說牌,還無法了解當時建築的宏偉,讓人看了有點感傷!


112


13


14


  辰欣喜歡看水池中的魚兒和烏龜,發現兩隻烏龜游過來,驚喜得很,看得入神!我們沿著吳園水池邊繞一圈,大人欣賞吳園的傳統建築,小朋友被池中的動物吸引,爬上椅子繼續尋找錦鯉和烏龜,專注之神不言可喻。


15


16


178


19


  離開吳園,走路經過太平境基督教會,女兒說這是很有名的教會,果真建築很有特色,我說它會是拍婚紗的好場所。


  太平境基督教會建築採古羅馬巴西利卡式的長方形設計,教堂上方築有高達18公尺的鐘塔,塔身窗戶採用尖拱造型,以十字架作為窗框的主軸;鐘塔頂端另設一座十字架,突顯教堂向天際延伸的神聖意涵。下一次我們會專程進入室內參觀,欣賞有百年歷史、珍貴的大管風琴。


20


  我們接著走到對面,是俗稱胡椒管的台南測候所,在台南市公園路21號,屬於交通部氣象局台灣南區氣象中心。


21


22


  胡椒管創建於西元1897年,同時間興建的台北與澎湖等地的測候所現均已拆除,台南測候所是台灣目前僅存的日本明治時期的氣象站之一,因此是國定古蹟。


234


25


  台南測候所是因應氣象觀測的目的而設計的,從外觀來看十分特別,建築的中央有一圓塔,在地的台南人俗稱胡椒管。建築的平面為十八邊形,每一邊均開一扇窗,入口處則有兩個圓拱形的大門。


26


27


  室內的空間為三個同心圓所構成,第一圈為走道,第二圈則區隔為一間一間的事務性空間,中央有一道六十公分寬的鑄鐵樓梯沿牆面直通到屋頂的圓塔。外牆的建材為洗石子與黃褐色的面磚為主,整體而言,台南測候所是一棟日治時期少數保存下來的氣象觀測站,具有建築上的珍貴意義。


28


29


301


  我們遇到一位熱心的志工,主動為我們解說這棟建築物的特色和功用,讓我們事半功倍很快認識它的背景。辰欣在半哄半遊戲中,跟著大人聽完解說,以及逛完一樓的各間房舍,表現得很好,讓我們覺得她懂事多了,可愛極了!


323


345


  愛國婦人館是市定古蹟,日本明治38年(1905年)在台北成立愛國婦人社團,而台南是分會,由當時有社會名望的日本婦人組成的,目的是關心地方建設,與社會服務。


36


37


38


  愛國婦人館週一休館,我們和辰欣在大門前舖有面磚的前庭,玩「辰欣跑跑跑,媽媽追追追」的遊戲,辰欣有人陪她跑跳,跑得十分賣力,看了真叫人喜愛!她開心得笑哈哈,累了就小坐門檻,幼童的純真和喜樂,好吸引人!


390


412


  孔廟在對面,我和辰欣在操場跑跑跳跳,一會兒就走到大廳,看辰欣爬上紅木椅子,坐得四平八穩的,不想離開,似乎是很舒服的樣子!外公幫辰欣在紅牆與大門邊取景拍照。


434


4546


  今天女兒和外孫女陪我們逛了一天台南市中西區的古蹟,累了喝薑母茶,餓了吃第三代鱼丸等小吃,帶給我們新的收穫和滿滿的幸福感!是個含飴弄孫的快樂日子,我們很喜歡,更是珍惜祖孫三代相處的美好時光。(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478


490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