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三日晚上我們一行人到開封的清明上河園,觀賞東京夢華實景秀。大宋東京夢華秀是由清明上河園投資1.35億元(人民幣),由著名的導演梅帥元製作的大型水上實景演出的戶外節目。
01
02
運用五光十色的燈光科技手法,製造出如夢如幻的意境,將觀眾拉回一千年前北宋輝煌的時代。序曲是用李煜的虞美人說明南唐的滅亡和北宋王朝的崛起: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樓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03
04
05
第一場醉東風以北宋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為背景,氣勢磅礡的畫面、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示了汴河百姓的太平盛世繁忙的景況,和東京濃郁純樸的風俗民情。
06
07
旁白配的是辛棄疾的青玉案,表現出東京百姓上元節夜晚,燈海無邊的盛世與美麗的景象: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 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風蕭聲動 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萬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欄珊處
08
09
10
11
第二場以蘇軾的蝶戀花描寫一群少女們在春天踏青和盪鞦韆中嬉戲遊玩,笑聲連連、活潑生動的畫面,顯示出北宋生機蓬勃的氣勢: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 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棉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 牆外行人 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離
12
13
14
15
16
17
藉柳永的雨霖鈴敘說一對多情才子和嫵媚女子,難以割捨的離情和愁緒,在晚風殘月中,瀰漫著依依不捨的浪漫情懷:
寒蟬淒切 對長亭晚 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 蘭舟摧發
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裡煙波 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 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 晚風殘月
此去經年 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 更與何人說
18
19
20
21
22
23
24
第三場齊天東以斐湘的浪淘沙咏汴州顯示鼎盛時期的北宋東京,四周各國絡繹不絕朝聖與進貢的繁華盛況,呈現君臨天下、萬國莫敵的大國風範:
萬國仰神京 禮樂縱橫 蔥蔥佳氣鏁龍城 日御明堂天子聖 朝會簪纓
九陌六街平 萬物充盈 青樓弦管酒如澠 別有隋堤煙柳暮 千古含情
25
26
27
28
以周邦彥的少年遊描寫北宋皇帝宋徽宗和京城歌妓李師師纏綿悱惻、千苦傳奇,叫後人批判的戀情:
并刀如水 吳鹽勝雪 纖指破新橙 錦幄初溫 獸香不斷 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 向誰行宿 城上已三更 馬滑霜濃 不如休去 直是少人行
290
第四場滿江紅用辛棄疾的破陣子表現巾幗英雄不讓鬚眉,楊門女將渴望殺敵保國的豪情壯志:
醉裡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絃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髮生
31
32
用岳飛的滿江紅形容軍民收復江山的壯志情懷:
怒髮衝冠憑闌處 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 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33
34
尾聲用蘇軾的水調歌頭表現經歷繁榮、浮華和戰爭之後,對吉祥歡樂年代的懷念,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期盼與祝福: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356
37
在開封欣賞了大宋東京夢華秀,為這浩大的場面、炫目的聲光科技、典雅的亭台樓榭、如詩如畫的湖水橋廊、演員淋漓盡致的演出,情節高潮疊起,像是進入電影院看了一場精采萬分的故事,讓我深深感動與震撼不已!到河南一定不能錯過這精采絕倫的實景秀。(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傻瓜+夜拍+手持不是很清晰多包含)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