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均先生(遠見雜誌創辦人)的大作--挑好的說,家和萬事興,終於把我們的心聲,勇敢的發聲,而且說得中肯、說得恰當(聯合報99年1月4日A13民意論壇)。的確每天翻開報紙負面新聞數不清;打開電視機,政論節目充斥個人偏頗的批判,甚至對個人隱私細節,都大喇喇的高談闊論.好事出不了門,壞事傳千里,讓人生活在灰色世界裡,心惶惶甚至悲觀難過。
日期:091222(週二)
地點:安平港北岸觀港臺一帶
01
02
03
04
批評謾罵成了風氣,民代攻訐、責備官員的聲音更囂張,作秀搏取媒體版面,獲得選票為目的;名嘴每天罵個不停,少有好話.少讚美,造成人與人之間不信任,籠罩在疏離感和陌生感中,社會的合諧氣氛難以形成。
05
06
07
08
社會風氣的改進需要名嘴們的配合,多讚美少批評,多鼓勵少責備.話又說回來,謾罵的節目收視率低,還有人會做這類節目嗎?觀眾不看批評的政論節目,名嘴沒舞台還能大喇喇的罵嗎?立委、縣市議員、鎮民代表等民代,質詢盡本分,放棄意識形態之爭,有風度有水準的發言,必受人尊敬。反之,硬坳亂吵,不按牌理出牌,語言暴力或動作粗魯等惡質民代的不良示範,不但敎壞了百姓與學生,也癱瘓了公事;這樣的民代必須由選民用選票淘汰,選舉確實選賢與能,展現民主的風範,讓社會的亂源由選民和觀眾來抵制,不看、不聽、不和、不選,從根本做起。
09
10
11
12
很贊同高希均先生倡導的80/20原則,讚美的比例佔80%,批評佔20%。用真誠的心讚美,祝福的心肯定,讓人有信心,讓人有尊嚴;用同理心、體諒的心、善意的心來建言,讓人心甘情願接受,勇敢改過。「獎勵於公堂,規過於私室」,時時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大家若能遵守這個教育原則,必能逐步改善社會風氣。(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