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由於大姊回台,買了中壢的客家蘿蔔糕煎來當早餐,大家很感興趣,興起我做蘿蔔糕的念頭。再一方面童年時,過年前媽媽和叔母們會蒸蘿蔔糕,當餐食或點心,耳濡目染之下,對客家蘿蔔糕有一份很深的感情,喜歡那種單純、濃郁的鄉土情吧!
1/26我買了四斤在來米,十三斤的蘿蔔,比例是米一斤,蘿蔔三斤。
客家蘿蔔糕的作法:
一、在來米洗好之後,泡四小時,再撈起來。
01
二、泡好的在來米,拿到磨米機上,放適量的水一起磨成米漿,不要太稀。
2
04
三、蘿蔔削皮,搓成絲狀,在滾水中煮熟,撈起蘿蔔絲。
5
07
08
四、米漿、蘿蔔絲和蘿蔔水適量,加入鹽和胡椒粉,充分攪和粄會更Q。
09
五、放入蒸籠,用中火蒸兩小時半,筷子插入不黏粄,就是熟了。
10
11
費用:粄帕、搓絲機、米、蘿蔔、磨米工資四十元,大約花費580元材料費。
成果還算滿意,總算吃到貨真料實的濃純客家蘿蔔糕;煎得酥黃,沾大蒜苗和醬油吃,很滿足!煮蘿蔔糕湯吃,蘿蔔糕不會斷碎,表示材料十足,湯頭鮮美,口感佳!
此刻彷彿回到童年時候,祖父、祖母、爸、媽都健在的時代,無憂無慮,聞著媽媽蒸的蘿蔔糕,甜軟適中、蘿蔔絲濃純的香氣,三合院中充滿著年節忙碌興奮的氣息,大人小孩期待穿新衣、戴新帽,快樂過年的情景…。
12
一大幢的蘿蔔糕,當晚分送四位鄰居,分享自己親手製作的蘿蔔糕成品,希望她們幫忙吃,一方面和鄰居有個互動的話題;當然這只是處女秀,還有進步的空間。此次純米漿和蘿蔔絲蒸的蘿蔔糕,下次再蒸時,會適量放入煮熟的蘿蔔絲水,粄會更甜、會更軟一些,相信以後會更得心應手(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太太拍的)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