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19知樂讀書會到桂育大姊的新別墅聚會,大廈裡歐式的中庭與庭園設計氣派大方、美麗宜人,叫人羨慕稱讚!我們借用會議室當讀書會分享場所,此地窗明几淨、清悠雅靜,叫人心情沉澱,專心閱讀。


01


02


  增福熟讀本書,已融會貫通,導讀把幾篇重點寫得簡短扼要,說得有趣又生活化。經他一說,譬如當兵的事、過年的光景、長輩皮鞭抽打小孩、爸爸幫幼時的作者洗澡與作者幫老父親洗澡的情景、職業、從軍離鄉背井到台灣落地生根的心情等,描述得精彩生動,可見他很是用功!


034


056


  這本書是張輝誠(印刻文學出版,2011年初版)寫他的爸爸的一生經歷和父子相處的點點滴滴。一開頭他寫「謹以此書獻給  先父在天之靈  以及那個苦難  重重的時代」。作者在父親死後,才動筆回想、揣摩父親的思想與習性淵源。


  說到他的父親叫張炳榮是江西黎川人,爺爺是中醫師,又是大富商。由於家學淵源,他的父親懂得少許中醫調配處方,常自己調藥保健,因而晚年必須洗腎過日子,經醫生說是吃太多偏方使然。


078


090


  他的爸爸懂得書法要領與口訣,要求作者練習書法,老爸不曾示範過,作者還說他爸爸寫的書法很醜,卻能教出作者一手好書法,儼然巖師出高徒吧!


  他的父親讀過兩年書,對於古書的引用,沒記性,喜歡說是孔子說:「一日三省吾身」這句是曾子說的。孔老夫子說:「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大學裡的一段話。一句又一句孔老夫子說的,教育作者,給作者生命的高標去追尋;以孔老夫子之言成為家風,作者稍長考證爸爸引用錯誤,重言張冠李戴,寫出這些故事,帶給讀者笑聲連連的喜感,描述得活靈活現,我最喜歡此章節了。


112


134


  他的父親是家中的壯丁,國共內戰時,國民黨徵兵,他代替家人出來當兵,一別家鄉父母兄長四十年之久。金門古寧頭之戰,共軍被江西子弟所編的國民黨十二兵團所殲滅,是一次光榮的戰役,在他爸爸的心中,永遠以此為榮,退役時獲得中華民國榮譽國民的證書,所謂的榮民就是這個的簡稱。當年一路征戰的榮民,一雙手要為飄搖的國家奉獻,之後仍要全心全意護著家庭,多少這樣的小人物在多難的時代,曾經是個偉大的中華民國榮譽國民呀!看了這類的書,會對榮民們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也會更加敬重這些老兵們的忠與誠!


156


178


  他的爸爸退役後,當過板模工頭,賺了錢買雲林褒忠鄉中正路的新家,讓街坊鄰居刮目相看。當板模師傅由於年紀大,常常摔倒或騎機車撞倒,送急診室急救;後來當工廠的廚師、工廠的守衛,一輩子為家庭收入而工作不停。這一代人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永不歇止,直到年老病痛為止,不知休閒生活是什麼,是勤勞奮鬥的族群,說來跟我的祖父母以及爸媽生活樣貌雷同,那些年整體社會環境貧窮使然!


190


212


  他的爸爸曾經回黎川省親過,作者在父親過世後,也回黎川找尋爸爸童年與年輕時的生活情景,家族長輩一一為他解說他爸爸的過往,他聽了感覺很親切與安慰,不時喃喃自語向父親報告他的所見所聞,很令人心疼這一幕,在在顯現作者的孝心!有時候用父親的名義,送叔叔和堂哥美金,聊表一點心意,不失台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的寬厚與熱情。


234


256


  這是一本以散文為寫作方式,藉由追憶父親的生命歷程,達成自我探索生命本源的目的,是一本有歡笑有悲哀,有無奈有痛苦,有血有淚的親子書目。作者的文筆與才華躍然紙上,叫我欽佩萬分!


  我喜歡讀書會事先大家閱讀同一本書,當天每個人帶著自己的心得和感想,在讀書會中充分分享、回應,當書中的某些情節提出來,引起我們的共鳴,所激盪出的智慧火花,生活經驗與人生哲理,是愛的期待,是我所陶醉的!也是我所期盼的。


278


290


31


32


  中午我們十三人(桂育、卓大哥、春英、義祥、秀瓊、德佳、文韻、如姬、增福、秀美、瑞琦、明明、 翠芳 )就近在社區對面的麵食店吃牛肉麵、白斬三層肉、豆乾小菜等,是很家常的料理,味道與氛圍卻很吸引人,好吃又簡單,沒任何負擔,我們說這樣的聚餐也是另一種享受。


334


356


  一夥人下午進入桂育大姊的新別墅參觀,新居視野正對埔心牧場的歐式庭園,讓人一進入就有眼睛為之ㄧ亮大開眼界、豁然開朗的新發現。我們由衷恭喜卓大哥賢伉儷的眼光,桂育大姊與卓大哥在這兒過著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日子,好幸福!(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37


38


39


4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兩老生活素描 的頭像
    兩老生活素描

    重新做人方案的部落格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