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25是由地主蘭艷主辦花博同學會到八里左岸一日遊。上午九點大家在關渡捷運站集合,有淑慧、明月、黎小姐、蘭艷和我,我們搭紅13的公車到十三行博物館。


01


  到達時是10點,參加館內導覽,由於有一團四十人的長輩團體為主,我們跟著一起聽四十分鐘的解說,只聽了三個點的解說,進度稍慢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023


045


  原來十三行博物館是民國四十四年一位空軍飛行員發現的,每飛過十三行遺址,有飛行不穩的感覺,懷疑地下有金屬;於是兩年後和台大教授一同開挖,而發現距今1800年前到500年前十三行人的生活樣貌。


06


  另外當年蓋污水處理廠時,破壞了十三行人的遺址,因此在考古學家和熱心人士的奔走催生下,才得以蓋十三行博物館,並保留部分十三行遺址,這是十三行博物館的由來。


07


08


  鎮館之寶是一個有雙耳、眼睛、鼻子、眉毛、嘴巴形狀美麗,是祭祀用的物品,是高地位者的陪葬品,這個神秘的人面陶罐,魅力無窮!


09


  約十一點鐘,振江和雷小姐夫婦,全套自行車裝扮酷酷的出現在館門口,和我們不期而遇,讓我們興奮之至!也讓我們羨慕他們的好體力與耐力!


101


12


13


  回頭繼續看館內的展覽,往頂樓欣賞四周的景觀,有污水處理廠、台北港、觀音山等都在眼前;解說員說地下淺層的垃圾堆中,可以發現古人的生活方式,而十三行人所使用的東西在深洞內。館內展出的青銅錢幣、陶罐、與十三行人一天的作息等資料,讓我們印象深刻。


14


15


16


17


18


  「尤其他們死後頭面向海邊,側身曲肢的埋葬法,表示對祖宗的緬懷,推斷他們的祖先是從海邊而來;高腳屋下埋親人,沒有葬器;有食物陪葬,表示有生死輪迴的觀念,由以上的探討,總括來說,十三行人是南島嶼族。


19


20


  而考古學家開挖古物是以四等分逐一挖取,小心翼翼處理免得破壞古物;另外還留有十三行遺址的大片面積,讓後代子孫去探究人類的文明,這是考古的倫理。」這是解說員的說明,也是此次的收穫。


21


22


  之後我們到左岸花神咖啡(新北市八里區觀海大道59 02 86303773)用餐,到三樓臨海看風帆在藍色的天空中飄揚,像是一個個五彩的風箏;在白色的浪花中急駛,為熙來攘往的岸邊,帶來悠閒與舒暢的快感!


234


256


27


28


29


30


  花神咖啡是蘭艷上網查到口碑優良的合菜餐廳,果真每層樓都爆滿,每道菜經濟美味,七個人每人點一道菜,吃得飽又過癮!尤其席間一面吃一面聊,不趕時間,溫馨貼心,感覺是個很有意義的小團體聚餐!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左岸公園的好風光,吸引無數遊客與騎自行車者在街道穿梭,去買雙胞胎和甜甜圈途中,以及八里的街上處處是人擠人、摩肩擦踵,熱鬧極了!應該是春天陽光普照,春暖花開、綠樹新葉,吸引親子走出戶外度假。


40


41


42


43


  回到碼頭搭船到淡水,又是人龍不斷,排了半個鐘頭,終於上船。到淡水仍然是人潮擠滿整個街上,有名的店家,排隊的人總是擠滿店裡店外,看來兩地假日觀光客的消費力,必定是可觀的。


44


45


  蘭艷帶我們去吃有名的抹茶冰淇淋,每人買一支,舔一口滿是幸福的滋味,好滿足!走到老店可口的淡水魚丸,每人又是帶一斤回家,大包小包的伴手禮,讓我們買得不亦樂乎!


467


48


  沿途聽蘭艷介紹淡水老街的點點滴滴,有嚮導帶著,既親切又能更深入了解當地的特色商店,收穫不少;回程和淑慧一同搭捷運,兩人途中仍聊個不停。


  今天大夥兒很隨興因時制宜,很開懷的玩,刪減一些行程,卻不減我們相處的樂趣;的確興致與心境是自己賦予的,十分感謝蘭艷盡心盡力的主持與導覽!期待4/17花博同學會再見!(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太太拍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兩老生活素描 的頭像
    兩老生活素描

    重新做人方案的部落格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