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知樂讀書會是在郭主任家聚會,她的別墅有花園、有新穎的建築,在中壢市生活機能好,交通便捷;室內寬敞舒適,佈置品都是郭主任的書法或瓷刻藝術創作,高雅動人,好令人羨慕!
郭主任的瓷刻作品
01
023
045
06
午餐由郭主任親自下廚,有脆筍涼拌小黃瓜,豆腐皮炒番茄,甜椒炒黃果,滷白菜,雞酒,排骨豆乾湯,蒸魚,和烤蝦等精緻的菜餚。
每一道都有來頭,是自家的竹筍、龍眼乾或現宰的土雞;每一道都色香味俱全,讓我們吃得口齒留香、讚不絕口!原本我們都想下廚獻藝的,品嚐郭主任的盛宴,我的勇氣全消了!
豐盛的午餐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飯後就在大圓桌進行讀書會的分享活動,由如姬提出她的書面資料,詳細分享她的家人對巨流河的喜愛以及她自己的心得;接著桂育大姊也提書書面資料,分享她們家人在變動的大時代中的生活情景;文韻強調這本書雖大本,卻是很容易讀的書; 翠芳 和玉勳校長分別提到師大國文系教授的點滴。
如姬主講分享
178
190
桂育大姊分享
212
234
文韻分享
25
26
玉勳校長分享
278
巨流河是齊邦媛著,天下文化出版,是齊邦媛教授的自傳。她生於民國十三年,是遼寧省鐵嶺縣人,父親是留日、留德的青年才俊,母親是富紳之女。齊教授在十三歲時在重慶被轟炸中長大成人,從遼寧到北平、南京、漢口、四川、台灣,經歷九一八事變、八年對日抗戰到國共內戰,見證顛沛流離、兵荒馬亂中忠貞愛國的青年人大聲呼喊「中國不亡,有我」的豪情壯志。
29
齊教授在81歲時動筆,經四年在簡媜、李惠綿、單德興的協助下完成此書,證明85歲還能夠優雅的生活著,給老人好榜樣-有為者亦若是。
30
我隨意翻著看,很喜歡她寫在台中一中教升學班的情景,作育英才教英文認真準備教材,用自己獨到的方式靈活教學,受到學生愛戴,長官器重。遇見徐惠芳女士,成為終生好友互相砥礪,這份真誠的姐妹情很令人感動!
31
1956年她考取美國國務院交換教員計畫獎助,去美國進修訪問一年的經歷,有實力經過層層考試,羨慕多少人!
32
1958年她轉任台灣省立農學院教大一英文,是她的學術生涯的開始。1965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海爺克博士到台中演講,齊教授受命擔任現場翻譯,首創封閉社會與開放社會名詞,後來成為大家沿用的新觀念。
33
原來北溝的故宮博物院是外雙溪故宮博物院的前身,齊教授被聘六年擔任外語導覽,在藝術方面為她帶來新的視野。
34
1961年被靜宜女子文理學院的負責人延攬到靜宜去教文學課,學生反應好,自認是自己的文學態度吸引了學生。
35
之後到東海大學外文系教翻譯,是接到杜蘅之教授的邀請函而去的。1967年她申請美國學人基金會的人文科進修獎助,一項規定是必須在四十五歲以下,當時她是四十四歲,於是她毅然提出申請,核准到美進修。這些教學經歷很吸引我看,尤其每到一所學校教學必定翻遍圖書館所有的相關書籍,充分準備教材,創新教學方法,才能成為受歡迎的老師,她的成功是必然的,是當前許多老師們值得效法的前輩。
36
雖然提筆寫這些感想時,這本書看了ㄧ半,相信我會繼續看完齊教授的大作,才能了解她治學成功的寶貴經驗。
37
翠芳還被大家公推詮釋新詩得獎前三名的作品,讓我們聽得如癡如醉, 翠芳 在文學的造詣,成為她的專業魅力,真是了得!
38
39
40
巨流河分享之後,是由郭主任言簡意賅的說明各朝代各書體的重點,漢字包含篆書,隸書,行書,楷書和草書。
篆書又有大,小篆之分;大篆包含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和古文。
真書如立,行書如行,草書如走,這是她的結語,好令人羨慕她在這方面的素養!
郭主任主講書法的歷史
41
423
445
467
48
49
尤其到她的工作室參觀,各種的瓷刻作品擺滿架子或地面或案桌旁,瓷器上的刻字是她的創作,她在瓷刻藝術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甚至受邀到德國演講與展覽。
問她何時開始學書法?她說是在平興國中教職員課餘書法班學起的,可見能在各領域成為專家,必須勇敢朝著夢想,向著未來,一步一腳印,持續努力,奔向大精彩,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巔峰。(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參觀郭主任的工作室與瓷刻作品
50
51
52
534
55
56
57
58
郭主任貼心的分享米糕伴手禮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