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端午節,我想吃鹼粽,就到市場逛,挑來挑去才敢買幾個回家吃,擔心商家為了賣相放不少硼砂,常常想若自己包鹼粽嘗一嘗,會更安心!
6/3日閒來沒事,確定嘗試包鹼粽,於是在網路蒐集各家包鹼粽的秘訣;加上從小在娘家端午節前,媽媽和叔母們必定包鹼粽,我幫忙洗粽葉,耳濡目染下知道包鹼粽的方法。
買了三斤糯米、三綑綠竹葉(二綑就夠)、五串棉繩(三串就夠)和一小瓶鹼油(米店會依米量稱相當的比例)。
01
作法:
一、米洗乾淨,浸泡水四小時以上;竹葉泡水軟了,一片片擦洗乾淨。
二、撈起米,瀝乾水份,加入鹼油和兩湯匙的橄欖油,攪拌均勻,靜置20分鐘以上。
三、包鹼粽,每個的份量是一湯匙米,七分滿就好。綁好繩子,搖一搖會有米粒的響聲,不要太滿,否則不易熟甚至會太硬。綁太緊,粽子熟了會滲出葉子。
四、綁好的粽子,放入滾水中,用中火煮四小時,水中加一湯匙的橄欖油,水淹過粽子,中途要添熱水。
五、熟透的粽子,掛好瀝乾水份,放入冰箱冰存,冰過口感更Q、更好吃。
02
03
045
06
07
心得:
三斤米可以包55個鹼粽;包鹼粽不難,只是烹煮的時間長;放鹼油的比例要準確,才不會苦;不放硼砂,改放橄欖油,避免米黏葉子;需保存較久的鹼粽,放在冰庫,解凍後可以直接吃。
08
09
101
感想:
當煮鹼粽的時候,廚房滿室粽葉飄香的氣氛,是童年熟悉的五月節特有的氛圍,心裏甜蜜蜜的,沉浸在端午節裡獨特的節慶味道中。
小時候在農村裡長大,大家庭節慶的回憶縈繞心頭…,當時物質缺乏,賣粽子的商家少,因此家家戶戶包鹼粽、包客家鹹粽、殺雞宰鴨、煮雞鴨、拜祖先和土地公等,是端午節必須的任務,婦女們練就了一身好手藝。
12
13
以前包粽子靠經驗相傳或買食譜看著學,資訊不足,往往會有缺失。現在上網查有影片教學、有圖與文的部落格友分享,清楚易學;蒐集多家資訊,統整一番就是自己的功夫。勤勞一點,做了就會有成就感。
14
15
耶!冰過的鹼粽,可沾糖或蜂蜜,吃起來冰涼中,帶有軟而獨特的鹼粽口感。我和老公改吃不沾糖、吃原味的鹼粽,另有一種樸實香純的美感!對自己第一次嘗試包鹼粽的成果,覺得口感還算滿意,自己認為是成功的,再次驗證準備充足,成功的機率也大。(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太太拍的)
讚啦!好呷!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