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女兒餵好外孫女吃飽奶水,說:「媽,辰欣是你的玩偶,你抱一抱吧!」她好希望我幫忙抱小寶寶,累了可以歇一下。初為人母有個幫手替換,轉換心情很是必要。


 


  辰欣醒時眼睛轉個不停,在客廳抱著她,看到什麼就教。據卡爾.威特的教育中強調「從身邊的實物開始」,我們從室內的擺設如鋼琴、書桌、沙發、窗簾、鏡子、電視、時鐘、床、椅子等;水果如西瓜、蘋果、橘子、葡萄、蕃石榴等;動物圖片如老虎、獅子、貓、狗、熊等,身體的部位如頭髮、眼睛、眉毛、鼻子、 嘴、手、腳等。「看到什麼就教什麼,也教她動詞和形容詞」,例如孔雀魚在水中游得自在、游得快樂,黃色的燈光很溫暖,紅色的花朵很漂亮等,不停的對話,使她的詞彙漸漸豐富起來。


 


  我和卡爾威特的信念一致,反對教孩子不完整的話,例如汪汪(狗)、珠珠(珠子 )、鴨鴨(鴨子)等。常看到有些父母以孩子發錯音,說疊詞為樂,隨聲附和,等於增強孩子的錯,而不及時糾正,真是大錯!這樣會使孩子不知道自己的錯,以致習慣成自然,將來會難以糾正。再一方面說不完整的兒語,會阻礙孩子的語言發展,有害無益。日常生活中就要教嬰、幼兒完整的詞,完整的句子,因為「能正確使用語言,意味著能正確思考」。能說就能寫,對孩子將來說話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有助益。


 


  在人的一生中,出生到五歲是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期,為人父母千萬別讓這種才能虛耗了,一旦錯過了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是一輩子的損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就是這個道理。


 


  有位科學家說過:一切智慧的根源在於記憶。依據「用進廢退」的原理,嬰、幼兒早期教育,可以使記憶力發展的時間提前,尤其嬰兒時期每天重複輸入相同的詞彙,不斷刺激孩子大腦裡的詞彙庫,可以使孩子的記憶力發展更快。所以我們每天念三字經、唐詩、兒歌等,希望辰欣能記得這些琅琅上口、節奏清楚的詩詞,增加語文詞彙,增進記憶能力。


 


  我相信每天練習,持之以恆,必有收穫。(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PS西拉雅廣場


環繞台南市政府左側廣場的步道,已經成為夫妻倆健走的老地方了。到這個地方運動有數不清的次數了,下午(091014)再次來到這個地方做例行性的活動,當經過西北角時,偶然間瞥見矗立在角邊的大理石刻著「西拉雅廣場」,我想這應該是這個廣場的名字吧?


原來西拉雅族是台灣平埔族中人口最多、勢力最強的一族,主要分佈在嘉南平原恆春半島之間。


為什麼今天突然發現這個廣場的名字呢?也許之前天氣很熱,都是天黑了才來,忽略了它的存在。


快步繞著圈子,撥個十幾分鐘放慢步伐,練習拍拍照、過過癮,一魚兩吃,和樂而為!


01


02


03


04


05


06


0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兩老生活素描 的頭像
    兩老生活素描

    重新做人方案的部落格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