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幾天氣候炎熱,高溫持續不降,令人難受!正巧今天980827翻開天下雜誌428期,閱讀極端氣候下要命的水主題。文中提到氣候變遷的威脅,不只在於變得極端,更在於變得極快。莫拉克颱風登陸前三天,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就預言這個颱風的雨一定「非常大」。因為,台灣的氣候變遷太極端,加上今年海水溫度升高,颱風吸納更多水汽,下起雨來十分驚人。果真,應驗了預言。


 


   氣候學者還預測,台灣將進入十年大乾旱的週期,在未來四十年內,甚至可能面臨沙漠化的危機。看到這個消息,很讓我震驚和不安。台灣原來是福爾摩沙,四季如春的美麗島,也是全世界雨量最豐富的地方。今年旱災缺水的嚴重性,大家都感受到,前一天全民抗旱,第二天卻是大水災到處淹水、山崩、屋毀、人亡;這樣的極端氣候,帶給人類生命財產極大的威脅。


 


  台灣每年平均降雨量,是世界平均值的兩倍半。地球科學研究員汪中和分析,台灣降雨北部多,年平均2800毫米;南部少,年平均2200毫米。過去六十年,台灣四分之三的國土,總雨量遞減,降雨天數從以前的195天,降到現在南部只有130天。


 


  降雨型態也改變,雨下得又急又大。汪中和先生發現,台灣過去一百年平均溫度上升1.1度,溫度每上升一度,就會增加七﹪的水汽,大氣對流旺盛,會出現強降雨,更容易遭受洪水侵襲。


 


  原來台灣最弱小降雨(下毛毛雨和小雨),是全球最明顯的區域之一,現在天空下毛毛雨的機率,已少了一半;小雨天數,也少一半。土地缺少小雨的滋潤,變成沙漠的可能性會提高,氣象學家預估這幾年,台灣最強降雨量會增加到280%到560﹪;最弱小雨將減少80﹪。未來不但水災更多,旱災也會更頻繁,多麼令人憂心的數據。


 


  沒有水就沒有未來」,這是六年前全球永續發展會議時專家的警告。將來人類生存最大的挑戰,以及全球衝突的導火線,都會和水資源有關。聯合國估計,氣候的變遷,使得全球缺水的機率增加20%。水資源的管理與運用,成為世界各國的顯學。


 


  缺水才知水的可貴。水不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資源,而是有極限的能源。因此,水資源的教育,是需要更加重視。摘錄多位專家的分析和預測,讓自己對於極端氣候,有更深的了解;對水資源的運用,有更明確的概念。


 


  節約用水的措施,就從個人做起;進而到家庭、社區、學校、工廠、醫院、農田等,水能夠物盡其用,以及回收再利用,是每個人或企業,必須身體力行的事(文章是太太寫的,照片是我拍的)。


在鄉下農園看夕陽090818


01 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兩老生活素描 的頭像
    兩老生活素描

    重新做人方案的部落格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