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慈湖由於多年來嚴格管制,神秘的風光及生態令人好奇!如今開放了,讓大家可以一窺秘境而更搶手。我去過兩次,下月十一日要陪家族親友遊覽,所以今天(090625)算是收門票重新開放後先來探路,當然也在網路逛了一下才報上名哦!
我們是9:30分的梯次。車停在慈湖遊客中心,計次每部車50元,還可接受,以前沒收費,這是改變之一。遊客在慈湖遊客中心前門右邊販賣部報到,一一核對證件買票之後上接駁車,搭到百吉隧道口下車,有專人帶隊並一路導覽,採團進團出。
百吉隧道夏天涼爽清靜,彷彿走入時光隧道,它是1940年第一次打通,又叫做榛仔火路。在1957年崩塌,1969年重修,寬4.5公尺;當年的橫匾「北段橫貫公路百吉隧道」,刻在隧道口的字跡仍清晰可見。
01 02
1993年新百吉隧道雙向通車,舊百吉隧道封閉,直到2007年才整修成步道,走在這看到台車及軌道,是供遊客拍照,也讓人有濃濃的懷舊情懷。
03 04
接著走進廢棄公路往後慈湖走,導覽員沿路很仔細的解說兩旁的動植物,路上很陰涼沒車干擾,所以來自各地的夥伴,都從容認真的聽解說,很難得!這段路走走停停,約一個鐘頭才到達幽靜又神秘的後慈湖。
05 06
07 08
椰子樹成排倒影在湖裡,對面山頭青綠色的樹木也倒影在水中,像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大家一面聽解說後慈湖的故事:「新月形的後慈湖,原來是桃園農田水利會灌溉埤塘.1950年代蔣公到百吉隧道,因車隊無法繼續前行,蔣公坐轎子到這兒休憩,發現它像奉化溪口老家的景色魅力無窮,非常喜歡.因而指示興建行館,常來這裡小住。原名叫做埤尾和洞口,1959年建立洞口賓館,1962年改名為慈湖。慈湖和後慈湖共有19公頃的土地,是地方人士林本源家族提供的.」一面忙著拍照,留下美好的回憶。
09
10 11
12 13
14 15
山腰上有五個展覽室,以前是戰備辦公室、蔣公伉儷及侍衛的休息室,於1964年4月建造,作為反攻大陸戰爭的指揮所。由於長期的軍事管制,讓後慈湖保留了原始的林相和自然生態環境。
16 17
18
19
20
2007年11月移撥桃園縣政府,成為名眾另一個遊憩的後花園。現在裝修後分別展出文物與生態,較有人文氣息。五號展覽室是有關後慈湖的地理位置,面積有7公頃及當年的建築圖,還賣飲料.點心等食物;座椅舒適,氣氛清幽,大家紛紛坐下歇歇腳。
21
22
23
24
25
四號是生態展覽室,展出本地的動物與植物。三號展出蔣公的文物及起居作息室相關物品。二號是夫人蔣宋美齡的特展室,有夫人的國畫及畫室複製品展出。一號展覽室是有關蔣公伉儷為國努力的珍貴歷史照片、文物等展示。看完五個展覽室花了一個鐘頭,此時已是中午12點鐘。
26 27
28 29
再往下走經過戰備隧道,當年是為領袖在戰爭時緊急逃生所開闢的密道。以前來時沒有封鎖,可以探頭一窺裡面是階梯地道,陰暗潮濕,看到很多蝙蝠倒掛在牆上睡覺;今天大門封鎖,只能從監視系統的螢幕,看蝙蝠的動態。不能親睹密道動靜,這是讓我覺得較遺憾的地方。
30
到慈湖陵寢和站衛兵合照,很敬佩他們在大熱天裡一動也不動,守著崗位,一小時才能換班,真辛苦!繞一圈陵寢之後,在慈湖捕捉天鵝悠游水中,自由自在的神情。
31 32
33
走了4公里路,中午12:40才到黃埔食堂。點了蔣公家傳大肉麵和奉化芋香栗燒雞兩組套餐,有主菜之外,還有小菜、甜點和飲料,飢腸轆轆中,感覺蠻好吃。
34 35
36
37
38
39
40
用過餐下起午後陣雨,急忙到復興路阿麗湖南小館訂餐,下回大夥來可以圓桌共聚一堂吃合菜,比較開懷。到此結束了後慈湖探路一日行,也是第三次遊覽此地,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用心整體規劃步道,有廁所、有解說、有展覽,較有內涵與人文氣息,後慈湖真正成為海內海外遊客的後花園,才不愧大家花費苦心遠道來參觀。(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