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圓圓在2008年12月20日搭長榮航空來台灣,造成轟動。到現在已半年了,熱潮稍減,趁著非假日(090624)星期三夫妻同遊台北市動物園。用悠遊卡一路搭火車及捷運,快又方便。上午11點進入木柵動物園,在大門口就發給大家觀賞貓熊的票,我們是11:10分可進場。
01
02
03
貓熊館佈置得像身在竹林中,翠綠的竹子畫滿牆上,舒服無比!視線看得到的地方做情境教育。簡明扼要,圖文並茂的寫出貓熊的特性、成長環境和保育生態等資料,順勢教育遊客;我很喜歡這些佈置,看得很仔細,收穫不少。
04 05
06
07
08
09
貓熊體型大,外形像熊,頭部又圓又大像貓,所以叫做貓熊;毛色黑白相間,很可愛!毛和肉可防寒,住在海拔2000公尺到4000公尺雨水多、山谷深、樹木茂盛、竹林茂密和食物來源充足的山上。臼齒面很寬,便於壓扁、咬碎竹子的筍或嫩的莖葉;一天要吃掉15到20公斤的竹子,每天花10到14小時啃竹子,花10小時睡覺;樹洞裡冬暖夏涼,是貓熊最喜歡的家。
10 11
12 13
我們跟著隊伍依序往前走,轉個圈就看到團團圓圓,牠們一會兒頑皮的親親抱抱,一會兒又吊繩索,活潑惹人喜愛,讓我們大開眼界,看得癡迷!原來牠們如此受歡迎是有原因的。正看得著迷,前面一位志工先生吹哨子,要大家腳步往前移動,免得影響後面魚貫進場的遊客,只好依依不捨的離開貓熊館。
14 15
接著觀賞褐林鴞是台灣第二大貓頭鷹、領角鴞,白面鼬鼠、褐鼠,七星飛刀魚、銀帶、活化石魚類、紅龍、蓋斑鬥魚,馬來猴、白手長臂猿,馬來貘,印度大犀鳥和駱駝。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看到紅毛猩猩很感興趣,了解牠的特徵,有紅色的長毛,肥大的雙頰,寬鬆的喉囊,大大的肚子;前肢較後肢長,手指、腳趾長而彎曲,適合抓樹枝;分布在婆羅里達洲和蘇門答臘熱帶雨林中;以果實、花、樹葉和樹皮為食物。
27
亞洲象肩長3.5公尺,體重5.5公噸,頭大牙齒長,四肢粗壯,皮膚是暗灰色,還有個萬能的象鼻。用「龐然大物」來形容象,再貼切不過了,不得不多看幾眼。
28
29
經過當年從圓山動物園,運送林望爺爺到木柵動物園特製的鐵櫃,看了裡面的佈置和照片,讓我想起林旺的故事,牠陪伴我們的小朋友成長,回憶中有許多甜蜜的滋味。
30
有個招牌寫著「別叫我鴕鳥!」,很引人注意!原來牠是鴯鹋。現在全世界只有澳大利亞有鴯鹋,所以在國徽上有鴯鹋;牠有三根腳趾(鴕鳥只有二根),羽毛柔軟,呈咖啡色;身高1.5到2公尺,體重45公斤,不會飛,但是能小跑步跑很遠的路;愛追隨雨水,逐水而棲息,吃穀類、花、果實、嫩芽和昆蟲。澳大利亞民間傳說,鴯鹋有預知下雨的神祕能力,也能聽到遠處的雷聲,誰相信?
31
醒目的一群長頸鹿,隨意抬起頭來,就和牆壁差不多高,很有意思!
32
一群顏色鮮明的斑馬,在園中悠哉走動,形成一幅祥和富足的畫面。看到解說牌上寫著「斑馬屁學問大!」,每一隻斑馬身上都有黑白相間的條紋,不同種類會很不一樣,從牠們臀部的花紋可以容易的分辨出來。格利威斑馬臀部條紋黑白分明並且細密,體型大;普查曼斑馬在二條黑色條紋中間,還有淺色的條紋;哈特曼斑馬在二條黑色條紋中間,沒有淺色的條紋,但是臀部條紋明顯而且寬大。圖文對照,讓我很快能區分斑馬的種類,正是所謂的寓教於樂。
33 34
35
北非髥羊在山壁間,三 三兩 兩悠閒的站著,無所事事的東瞧西瞧,看起來很舒適的樣子,又是一幅耐人尋味的美麗圖畫。
36
37
正午時分天氣悶熱,往前走看到紅猴、白犀牛是唯一鼻子上有長角的哺乳動物、伊蘭羚羊、烏龜、緬甸岩莽和斜紋藍舌蜥蜴等多種動物之後,特地到企鵝館吹冷氣。
38 39
40
41
42
43
許多遊客圍在水族館前,爭相貼近玻璃,觀賞一群國王企鵝愛跳不跳水的樣子,逗得大家此起彼落喊:「跳!」「跳!」。有的站不穩,滑落水中很滑稽,引得大家捧腹大笑;有的經過大家尖叫,俯衝一躍跳入水中,姿勢完美俐落,逗得大家開懷大叫:「好棒!好帥!」真有趣!
44 45
4647
活潑好動的國王企鵝,長94公分,體重約16公斤,短短的翅膀不停的揮動,走路一搖一擺,不倒翁似的可愛模樣,衝入水中游泳卻又快捷有力,游刃有餘,讓人看了津津有味,流連忘返,很過癮呢!
48 49
50 51
52
回程搭遊園車到出口處,瀏覽一下無尾熊,懶洋洋的坐在樹枝上,不起勁的樣子,看的人也少;不免替牠們感傷,想當時從澳洲引進牠們,盛況如同今日的貓熊受人歡迎。
53 54
55 56
「無常」是人類和動物都必須面對的呀!(文章是太太寫的,照片是我拍的)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