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知樂讀書會在世紀三星翠華經理家中相聚,由桂育大姊做閱讀分享,她很用功、很認真的以聯合報副刊的剪報為題材,寫了心得,影印了簡報和大家敘述她的見解。
012
共有四篇,第一篇是蔣勳的肉身覺醒:埃及人雕刻巨大堅硬的雕像代替肉身;古印度人雕塑充滿動態,飽漲著性的原始慾望;雅典人堅持在墓碑上,鐫刻自己在青春完美時刻的肉身;中國上古遺址裡出土的俑是最像泥土的肉身,只有一頭,肉身只是一個瓶罐。
看了這篇肉身以及從大姊的分享中,我的感想是:我是凡人,喜歡做我自己,因為我愛惜自己的肉身,希望保有自己的尊嚴,會有理念、行動、愛戀、喜好、緣分、期待、牽掛、健康、憂愁等,這就是春英的肉身,所展現真實的我。
03
04
05
第二篇是客從蒙古來:余光中的朋友送他一漏斗的細沙,說:「久了,蒙古會漏完,即時去翰海。」;他回贈他半瓶的鹹水,說:「久了,海峽會乾掉,莫忘西子灣。 」。
作者喜愛熟悉的西子灣、熟悉的台灣,忠於家、終於鄉的情懷,字裡行間透露無遺!
067
089
第三篇薛仁明的狂者,狂者可敬可愛,狂者大氣,不斤斤計較,不瑣碎,曠視古今,胸臆千秋;狷者情深意切,有所不為,凡事珍重。
我個人認為中庸最是標準,若沒有狂者的見識,也沒有狷者的凝鍊,那麼遵守中道,允執厥中是大道,是不偏不倚成功的基石。
101
123
第四篇從鄉愁到美麗島:龍應台民國四十一年出生在台灣,幼稚園時流行唱「反攻大陸去」;六十年代唱「給我ㄧ瓢長江水呀長江水」;小學時候國人的核心價值是「禮、義、廉、恥」;初中時候社會的核心價值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七十年代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大眾悲憤傳唱龍的傳人;民國六十一年余光中寫車過枋寮,原來他已將鄉愁中的海棠紅,換成美麗的寶島;緊接著民歌時代來臨,青年人鼓吹唱我們的歌。
民國六十八年,中國大陸開放,龍應台在紐約,第一次見到共匪-一個樸實的、濃重的湖南腔的先生,剛從湖南出來,他對著龍應台說他是湖南人,問龍應台你是哪裡人?龍應台不會說湖南話,沒去過湖南,對湖南一無所知,之前龍應台總是說我是湖南人,此刻,龍應台的「中國夢」,受到強烈的震撼-原來啊,我是台灣人,終於覺醒了!
145
167
這一篇述說著國民政府來台,上上下下要反攻大陸,到認同台灣是我的故鄉,這三四十年來大環境的變化和兩岸協商和平共處的政策,對在臺灣的外省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影響多麼深遠!大姊也是外省第二代,尤其她在敘述和即將撒手人間的父親的那一刻,她們家人這些年在台灣過日子的心路歷程,多麼感人!他的父親臨終前說:「我是台灣人,就葬在台灣吧!」
189
201
桂育大姊感性深情的回憶這段往事,哽咽落淚,也感染了我,感動得掉了不少眼淚。
從鄉愁到美麗島,看出人性的溫和敦厚,到韌性無比的圓融堅強,敬佩這些為國付出心力與智慧的勇士們,以及他們的眷屬。
我們都是台灣人,都是這塊土地上的子民,都是中華民國的子孫;你我手牽手,心連心,愛結愛,世界多麼溫馨!藍天多麼耀眼!綠地多麼青翠!台灣多麼可愛!
223
感謝桂育大姊蒐集文言文兼白話文、散文兼新詩、文學與美學兼顧等不同的題材和形式的文章讓我們欣賞。她就是這麼的執著專業,文學涵養深厚,理性兼感性,文思靈巧,筆觸細膩,分享生動自然,是我敬佩的教育人-校長姊姊。(文章是春英寫的 照片是義祥拍的)
24
註:本文同時刊載於黃金姐妹會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