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11/20)在庭院澆花,正巧碰到鄰居劉老經過,談到他每天清晨健身運動的功課。


  他說,每天4點起床,到附近的國小圍牆邊的環校歨道健走40分鐘,這是熱身活動;接著甩手20分鐘,上舉45度下擺15度,共甩了900下;然後按摩搓揉身體,尤其是腹部胸腔;他說,他的胃不好。


  他說,從1986年開始,至今從不間斷。


  難怪,劉老應該有七十多多了,看起來臉色紅潤,精神抖擻,說話中氣十足。只是鄉音蠻重的,跟他交談要格外專注。


  原來,健身之道無它,只是二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恆而已!


  我也有一個發現,每天早晨在庭院澆花,看見劉老運動回來互道早安之後,約一二分鐘才看見劉太太經過;劉太太總是面帶微笑,做鄰居已有十七八年,從來沒看見她的嘴角是下垂的。


  我主觀認為劉老一定是大男人主義,夫妻一前一後,也是二十年如一日,最敬佩的是劉太太的「理解」。


  行文至此,不禁讓我想到,好一個「歡喜就好」!不是嗎?



                       種玫瑰拍玫瑰03-2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早(11/14)回鄉下整理畦地,準備明後天種「桂花」與「玫瑰」花苗。


  畦地緊鄰大馬路,旁有一處客運班車招呼站的亭子。這個時候大約七點半左右,有七八位婆婆媽媽在等客運班車,她們的年紀約六七十吧!她們應該是例行的搭車到街上去購物。


  我們都是鄰居,其中有五六位曾經是我的學生。怎麼說呢?這個鏡頭要拉回32年前。


  1975年七月服完兵役,回到原分發在住家附近靠海邊的小學當老師。


  開學不久,有一天,教務主任找我說,縣政府教育局來公文徵求老師擔任失學民眾補習教育的講師,是義務性質,就在你家附近的民眾活動中心上課;是晚上上課,你最適合了;又說,局裡承辦人員有說,會儘量爭取鐘點費,但是沒有一定喔。


  我說,我那麼年輕可以嗎?沒問題啦,那些學生都是你的鄰居。就這樣答應擔任失學民眾補習教育的老師啦!所以,那些婆婆媽媽至今在田地碰面,仍然親切叫我「老師」。


  一學期下來,十幾位學生認真學習,我也敎得很愉快。


  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最後不但有終點費,而且「教學認真順利達成任務」獲記嘉獎兩次,羨煞其他資深的老師。


  那時,一個月薪水是四千多元。剛畢業1973年領的薪水是兩千多元呢!師專一個月的伙食副食費(買菜的錢)只有262元。


  一學期下來額外領了一筆終點費,不無小補。


  第二學期,就換人敎了,當然是資深老師啦。


  我這個菜鳥,第一學期能擔任是「撿到」的!


  這種事情,隔了很多年,我終於明白箇中的道理;也許這也可以叫做「社會化」吧!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進入11月份開始,天氣轉涼,所以回鄉下種田的時間調整為上午進行。這一週開始太太上班我也回鄉下上班,大約6:50出發,路上車輛不多,十分順暢。


  今天(11/12)又是一週的開始,準時6點起床,習慣的進行各項例行工作,準備太太上班我也要回鄉下工作。但是,正在庭院擦拭車窗時,隔壁劉老正好運動經過,互道早安,他停下腳步跟我聊起昨天召開臨時里民大會,討論調整國中就讀學區的問題。


  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劉老興致正濃,我越來越著急,好不容易把談話告一段落,已經比預定出發時間晚了30分鐘。心想,晚一些沒關係,反正自己的時間彈性很大。


  哇!慘了,尖峰時間又是週一,光是通過外環道的紅綠燈就等了三趟時差;再通過交流道匝道系統,已經等於是平時到達鄉下的時間了。


  好久沒有經歷這樣上班塞車的經驗了。通過交流道就順暢多了,此時,不禁讓我想起幾年前的那件糗事


  那是在桃園慈文服務的時候,那天也是一週的開始,更是學校接受外部專家學者評鑑的重要日子。評鑑的時間從8:30開始,是一整天的行程。


  通常我都是6:00準時起床,幾乎都是比鬧鐘早起,心理時鐘準得很。然後6:20出發,普通道路、高速公路都十分順暢,6:45左右準時到達學校。


  我為什麼那麼早上班,我的想法很簡單,因為,學校值週同仁7:00開始站崗指揮交通,學生大約從6:40陸續進入校園。要求同仁更早值勤,不近人情;跟學生、家長宣導7:00以後到校,還是有不少的學生7:00以前到校;也許是家長一早出外討生活,孩子只好就到學校了。所以,這個空檔時段就由校長來吧!一則正值空巢期,家務比較單純;一則早上早一點出門,不塞車,車程只要15-20分鐘。7:00以後出門,要花上加倍的時間。


  那天,是我任期的第四年,必須接受校務評鑑。不知怎麼回事,早上醒來一看,哇!慘了,已經七點了。以最快的速度梳洗著裝,出發趕往學校。


  更慘的是那天是週一,七點以後無論普通道路或是高速公路都塞車,光是從家門到高速公路匝道就花了二十幾分鐘。一路上在焦慮中不斷自我對話,鼓勵自己安全第一,船到橋頭自然直,不用擔心。


  大約7:30左右手機響了,是辦公室的行政助理打來的說,校長到哪了?我說正在高速公路上,睡晚了,簡報前應該可以趕到;接著,教務主任也call電話,我說如果趕不上,請她先行代理簡報。


  結果,大約8:10趕到學校,讓所有行政伙伴鬆了一口氣;評鑑小組的專車準時到達,我也準時開始作簡報。


  那次的評鑑也獲得專家學者們的肯定與讚許,這些都是行政團隊與教師團隊們的認真與努力。事隔幾年,仍然讓我由衷的說,謝謝大家


  忙了一天,下班回到家,脫下西裝外套時才發現,哇!西裝上身與褲子不同套,還是忙中有錯,自個也莞爾一笑。


PS:還好啦!兩套都是條文深色西裝,沒有像穿一隻白襪子一隻黑襪子那樣糗啦!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11/16)早上種了120棵玫瑰花。


  原先計劃需花三個鐘頭,沒想到比預期縮短了一個鐘頭;從七點到田地,到了九點都種好了;再花十幾分鐘澆澆水就收工了。


  這一畦玫瑰園圃長23公尺寬1.8公尺,兩行共種120棵;花苗長約40公分,每株含苞待放。整片看起來,蠻壯觀的。


  種花,最主要的目的是自娛娛人,增添社區美麗的氣氛;也是以嘗試的態度,為構築心目中的田園農舍,增加一些經驗。


  種好了,澆澆水,不自覺的又多看幾眼,心中享受著滿足的工作成就感。



PS:今天(11/17)是週六假日,本來是不回鄉下種田的,是陪太太出去走走的。但是,因為今天太太學校舉辦親職日,要上班;所以,我也回鄉下農田上班。今天主要的工作是把所有種的果樹花木澆水,然後拍照紀錄。特別是昨天剛種的「玫瑰花」,今天有的蓓蕾,已展開容顏,趕緊來個特寫。對喔,種玫瑰可以拍玫瑰呀!




                                           種玫瑰拍玫瑰01



                                                   種玫瑰拍玫瑰02



                           種玫瑰拍玫瑰03



                        種玫瑰拍玫瑰04



                           種玫瑰拍玫瑰05



                       種玫瑰拍玫瑰06



                        種玫瑰拍玫瑰07



                       種玫瑰拍玫瑰08



                      種玫瑰拍玫瑰09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11/19)是週一,太太上週六舉辦親職日活動,所以今天補假一天。


  原先計劃周日周一連續兩天假期安排觀霧雪霸休閒農場度假,因為上次旅遊展時購買了旅遊卷。可是,上週四跟農場聯繫時再確認山路的狀況,農場的夥伴說不怎麼通喔,所以就取消了。週一難得放假,總是要善加利用呀!所以替代方案是去獅頭山健行!


  我們走中山高從頭份交流道下,往三灣南庄方向。因為娘家在頭份,交通路線非常熟悉,也順道邀約小舅子米昌同遊;他對獅頭山古道的路線更熟,因為他經常利用假日遊走這幾條古道間。


  欲訪獅山古道,可從南庄鄉的獅頭進入或由峨眉鄉的獅尾前往。我們繼續走台三線往竹東方向,到了峨嵋鄉右轉往獅尾方向前進。


  因為是非假日,我們把車子停在遊客中心前的小停車場(假日遊客較多車子可以停在路邊)。沿著歇心茶樓旁的階梯走一小段藤坪古道,再銜接六寮古道;六寮古道與獅山古道相交於七星亭。我們從七星亭繼續往望月亭方向前進,經過靈霞洞、覺然塔、海會庵、獅嚴洞,到達望月亭。


  望月亭是獅頭山的最高點(H450),沿著階梯步道往下走,就是獅頭的勸化堂。因為從勸化堂到望月亭的階梯有點陡,太太的膝蓋負荷吃力,所以到了望月亭小憩後就折返獅尾。


  這一趟,邊走邊休息,將近花了四個鐘頭,有一點點累。


  獅頭山早期是台灣八大名勝風景區之一,目前已逐漸沒落,被其他新開闢的景點取代了。因此,假日遊客不多,平日就更少了。


  今天前後我們相遇的遊客沒超過兩位數,沒有人聲喧嘩的干擾,這也是我們常來的主要原因之一,盡情享受漫步於山林中的清靜與輕鬆自在。



                          01遊客中心側面鏡頭(前庭施工中)



                          02遊客中心旁的歇心茶樓



                          03六寮古道一隅



                                                 04鏡中的古道



                  05姑婆芋葉的光影



                                              06古道途中的民宅


 


                                         07姊弟於七星樹小憩



                                            08姊弟於七星亭合影



                         09快到靈霞洞了



                                        10靈霞洞前眺望竹科方向



                    11姊弟於靈霞洞前合影



                              12覺然塔



                                                  13海會庵



                                                      14獅嚴洞



                                             15望月亭小憩加油



                                         16從望月亭眺望中港溪



                                            17獅尾登山口前的牌樓



                                18獅山古道覽圖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晨(11/09)起來,天氣陰霾霾的,上午不能下田工作了。


  到了九點多天氣逐漸放晴了,心想下午應該可以繼續回鄉下種仙丹花,所以趕緊睡個回鍋覺,也就是把午覺提早了。睡眠充足體力好,才不會累壞身體。


  回到鄉下不到一點,下午也不貪心只準備種60棵仙丹花。剛開始天氣蠻好的,沒多久功夫,烏雲又布滿天空,雨絲間歇飄著,工作還是可以進行。


  根據氣象報告,下午另一波冷鋒報到。快到三點時風雨漸漸增強加大。此時仙丹花已種好了,繼續在田裡整理明天種的畦圃,也整理得差不多了。眼見風雨越來越大,趕緊收工躲到車子裡頭,把有點淋溼的工作服換下來,打道回家了。


  一路上風雨不小,經過新屋加油站三叉路旁獅子會提供的溫度時間顯示牆,時間15:27、溫度17C果不期然,氣象預報真準。


  越接近中壢風雨漸小,到了交流道附近,哇!路面是乾的。沒錯,冷風面是從海面飄向陸地的。根據經驗判斷,這一波冷風並不強。


  在回家路上,也想著真好,昨天與今天共種了140棵仙丹花,都是剛種好就下雨了,省去澆水的時間與體力。


  小時候常常陪著母親在菜園種菜,剛種下去的菜苗一定要澆水,母親說這樣菜苗的根部在土中立即有水分的滋潤,隔天就可展現強韌的生命力。這一段時間在農田的活動,都是早年跟隨父母在田裡工作學到的「本領」。這樣的記憶,這樣的本事,已烙印在腦海中長期記憶的區塊,是不會磨滅的。


  在回家路上,又想著大自然雖然千變萬化,總是有軌跡可循,所以一年24個節氣的更替,屢試不爽,不是嗎?


  客家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的確沒錯,但是我想說,天算、人算都要啦!這樣會更棒!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太下班回家興高采烈的說,今天(11/15)上午南桃園電視到學校採訪彩繪圍牆的消息,晚上六點、八點地方新聞會播出,你幫我收看。因為,太太晚上社區有活動。


  太太的命令一定要遵從,我守在TV前準時收看。播放的時間大約有五六分鐘,攝影師取景蠻用心的,全景特寫,訪問校長訪問學生,相當精采,可惜太太不能親自觀賞自己的丰采。


  收看後,把這幾天收集的蔬菜殘渣與果皮等,拿到四樓存放做有機堆肥。就在這個時候電話響了,是太太頭份小學同班同學的太太打來的,她說晚上九點17台客家電視有播放他錄製做客家花生糖的節目,歡迎收看!


  真巧,今晚都是與上電視有關。不禁又讓我想起,那年上電視的「故事」。


  那天下午,快要下班了,辦公室有一通電話進來,是某報社的記者打來的。電話一接起來,對方就說我是某報某記者,聽說你學校校規規定講方言要記小過。我說沒這樣規定呀!有家長投書說學校說方言要記過!我又繼續婉轉的述說解釋。對方就把電話掛了!接著我親自到訓導處詢問,最近有沒有因為說方言而記過的個案?沒有呀!所以我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第二天某報在全國社會版刊登此消息,百思不解到底是怎麼回事?沒多久好幾家電視台記者湧入學校,東拍拍西拍拍,訪問這個學生又訪問那個學生,也訪問我,在校園引起一陣騷動。結果,午間新聞各電視台都播報此則消息。


  那天我穿夾克,看起來普通普通不怎樣,匆忙中接受訪問。下午住在南部的大學同班同學打電話關心,開玩笑說,我在電視上看起來怎麼那麼「蒼老」!


  從此以後,我每天西裝畢挺、頭髮梳得整整齊齊的上班,因為,隨時準備上電視呀!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午(11/13)跟壽險公司的夥伴約好,到她的辦公室辦理車子保險的事情。


  一進辦公室,跟櫃檯助理打招呼說明來意;一會兒裡頭傳來聲音宏亮的問候聲音,隨著聲音很快就看到這位夥伴笑容可掬親切的迎向前來。


  大約十一二年前,她的公司得標本縣學中小學平安保險,因此相試。她那時只是業務專員,至今他已是「總處長」。


  她的成功,讓我想到網路流傳的這篇文章: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教授在學生畢業的最後一節課時說:『這是我給你們上最後一堂課了,這是一堂簡單的實驗課,也是一堂深奧的實驗課,我希望你們以後能永遠記住這最後一堂課。』


   教授說著,取出一個玻璃容器,又注入了半容器清水。教授把盛水的容器放進一旁的冰櫃說:『現在我們將它製冷。』過了一會兒,容器端出來了,裏面的水凝結成了一塊晶瑩剔透的冰塊。教授說:『0℃ 以下,這些水就成了冰,冰是水的另一種形態,但水成了冰,它就不能流動了。』


   『現在,我們來看水的第三種形態。』教授邊說邊把盛冰的玻璃容器放在酒精爐上,並點燃了酒精爐。過了一會兒,冰漸漸融化成了水,後來水被燒沸了,咕咕嘟嘟地翻騰出乳白色的水蒸氣,在實驗室裏靜靜地氤氳著,彌漫著。過了沒多久,容器裏的水蒸發了。教授關掉酒精爐,讓同學們一個個驗看玻璃容器,說:


『誰能說出這些水到哪兒去了呢?』學生盯著教授。他們不明白這最後一堂課,學識淵博的教授為什麼給他們做這個最簡單的實驗。


   教授看著那些不願回答這個問題的學生說:『水那裡去了呢?它們蒸發進空氣裏,融進藍藍的遼闊無邊的天空裏去了。』教授微微頓了一頓又說:『你們可能都覺得這個實驗太簡單了,但是……』教授口氣一轉,嚴肅地說:『它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實驗!』


   教授瞅一眼那些迷惑不解的學生說:『水有三種狀態,人生也有三種狀態。水的狀態是由溫度決定的,人生的狀態是由自己心靈的溫度決定的。 教授說:


『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的溫度是0℃ 以下,那麼這個人的生活狀態就會是冰,他的整個人生世界也就不過他雙腳站的地方那麼大。』


『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態,那麼他就是一掬常態下的水,他能奔流進大河、大海,但他永遠離不開大地。』


『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是100℃ 的熾熱,那麼他就會成為水蒸氣,成為雲朵,他將飛起來,他不僅擁有大地,還能擁有天空,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樣大。』


   教授微笑著望著他的學生們問:『明白這堂最簡單的實驗課了嗎?』『不,這不是一堂簡單的實驗課!』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那天,在回鄉下路上收聽廣播。主持人訪問東海大學彭懷真教授,彭教授提到這本書「問題背後的問題」,他說,問題背後的問題不是問題,而是「態度」。


  沒錯,態度的溫度0以下,冷冰冰的,他的世界也就不過他雙腳站的地方那麼大;態度的溫度是常態,那麼他就是一掬常態下的水,他能奔流進大河、大海,但他永遠離不開大地;態度的溫度100 的熾熱,那麼他就會成為水蒸氣,成為雲朵,他將飛起來,他不僅擁有大地,還能擁有天空,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樣大。


  她,屬於第三種狀態,所以從業務專員高升總處長。


  熱忱,是態度的關鍵成分!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11/08)開始回鄉下農田種「仙丹花」。


  計畫著在農田緊鄰馬路的西側繼續種一行「仙丹花」當內層的樹籬,中間一層是種「竹柏」,外圍是種「金露花」。這一側約80公尺,以樹籬當圍牆,中間層較高,內外較矮,這樣的綠籬不至於太封閉,讓視線能穿透。


  訂購仙丹花時,計畫著依原來竹柏1公尺種一顆,仙丹花準備種三棵,全長80公尺所以買了240棵。


  為了輕鬆的工作,早上準備種三分之ㄧ80棵。到了農田,從北端開始種,依原來竹柏的距離,心想1公尺種3棵,當下就以面對竹柏各種一顆,兩棵竹柏中間又種一棵,這樣就是1公尺種3


  依序的,一棵一棵的種,隨著棵數的增加,眼看又是一排樹牆,心中享受著「工作的成就感」。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心流」現象,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最優經驗」。


  差不多花了兩個鐘頭,80棵仙丹花種好了。咦?1公尺種3棵,80棵應該只是全長的三分之ㄧ呀,怎麼已經種了一半了?再把未種的數一遍,對呀剩下40棵竹柏的距離,1公尺種3棵,需要再種120棵,加上剛種下去80棵共200棵,怎麼多出來40棵?想了又想,百思不解?


  想著,數著,天空又下雨了,回家吧。一面開車一面又想,對呀,1公尺種3棵,怎麼會多出來呢?


  回到家繼續想著這件事?還是一團疑惑?不想了,也蠻累的,先睡個午覺吧!


  躺在床上還是想著這件事。進一步,在腦海中繪出「mind mapping」的算數「植樹」題目;1公尺種3棵,每棵間距是33.3公分。


  哇!上午的種法不是1公尺種3棵,兩棵竹柏中間種一棵,每棵間距是50公分,是1公尺種2棵而已,少種1棵了,就錯在這了,這個關鍵暫時沒轉過來


 沒關係,1公尺3棵,改成1公尺2棵,以後用修剪的方式調整,反正寬一點窄一點不差啦!


  至於多了80棵,心想可以種在南北兩側,正好與竹柏一樣成一個ㄇ字型,也是一種型,不是嗎?誤打誤撞也可以啦!


  之前本來想請景觀設計師整體規劃設計,後來決定依照自己心中的想法做做看,一方面是不想一下投入太多的資金,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一方面有種想法,由自己親自設想,採「邊做邊想」,很輕鬆、自在的,擺脫許多框架,打造屬於自己心目中的「田園農舍」的夢想。


  進行至今天,不到半年的時間,還蠻滿意的,哈哈!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午(11/11)參加校長同仁娶媳婦的喜筵,這位同事是師專低我三屆的學妹。因為相差三屆,彼此並不熟。


  那年,從台東請調回桃園新坡國中服務,她剛離開新坡到平興。因為她在新坡服務期間擔任導師,把跟學生相處的過程寫成一本「師生緣」,也獲得教育部的獎勵;也從這本師生緣才進一步認識這個學妹。


  她,師專畢業分發至國小任教,後來又繼續到師大進修,畢業後介聘到國中服務,期間又完成碩士班學位;也從老師、組長到參加主任甄試通過擔任主任;於1999年高中校長。


  後來展轉得知她再婚,前夫在兩個小孩還很小的時候意外事故身亡。


  在她生命歷程中,遭遇如此重大的變故;在那麼困頓的歷程中,一面得照顧年幼的小孩,一面又積極的「力爭上游」,繼續完成大學、研究所的學位;在職場上也兢兢業業,不斷的求發展。


  她說,當年一面雙手捧著書本唸書,一面用腳搖著搖籃


  如今,搖籃中的襁褓,已長大成人,舉行結婚典禮


  在婚禮中,當男方女主婚人致詞時,她接到麥克風時,停頓一下。我感受得到,她在整理情緒;她努力想在這麼歡喜的場合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此時,我看到新郎很貼心、很窩心,是一種母子連心的真實情感的流露,將手逐漸靠近母親的手,然後母子雙手緊緊握著。此時的我,不禁的眼眶紅潤起來,我也看見我的太太不斷擦式著眼淚。


  她說話了,以輕鬆的口吻,首先謝謝親朋好友的參加與祝福,然後說新郎小時候長得很可愛,有一次母子對話:


  我說,小傑啊,你怎麼長得那麼活潑可愛!


  小傑回答說,是媽媽生得好呀!


  此時,全場的賓客都會心一笑!


  我也很認真的鼓掌。


  有人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她,常想一二!不容易,更不簡單。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