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1/13)跟壽險公司的夥伴約好,到她的辦公室辦理車子保險的事情。
一進辦公室,跟櫃檯助理打招呼說明來意;一會兒裡頭傳來聲音宏亮的問候聲音,隨著聲音很快就看到這位夥伴笑容可掬親切的迎向前來。
大約十一二年前,她的公司得標本縣學中小學平安保險,因此相試。她那時只是業務專員,至今他已是「總處長」。
她的成功,讓我想到網路流傳的這篇文章: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教授在學生畢業的最後一節課時說:『這是我給你們上最後一堂課了,這是一堂簡單的實驗課,也是一堂深奧的實驗課,我希望你們以後能永遠記住這最後一堂課。』
教授說著,取出一個玻璃容器,又注入了半容器清水。教授把盛水的容器放進一旁的冰櫃說:『現在我們將它製冷。』過了一會兒,容器端出來了,裏面的水凝結成了一塊晶瑩剔透的冰塊。教授說:『0℃ 以下,這些水就成了冰,冰是水的另一種形態,但水成了冰,它就不能流動了。』
『現在,我們來看水的第三種形態。』教授邊說邊把盛冰的玻璃容器放在酒精爐上,並點燃了酒精爐。過了一會兒,冰漸漸融化成了水,後來水被燒沸了,咕咕嘟嘟地翻騰出乳白色的水蒸氣,在實驗室裏靜靜地氤氳著,彌漫著。過了沒多久,容器裏的水蒸發了。教授關掉酒精爐,讓同學們一個個驗看玻璃容器,說:
『誰能說出這些水到哪兒去了呢?』學生盯著教授。他們不明白這最後一堂課,學識淵博的教授為什麼給他們做這個最簡單的實驗。
教授看著那些不願回答這個問題的學生說:『水那裡去了呢?它們蒸發進空氣裏,融進藍藍的遼闊無邊的天空裏去了。』教授微微頓了一頓又說:『你們可能都覺得這個實驗太簡單了,但是……』教授口氣一轉,嚴肅地說:『它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實驗!』
教授瞅一眼那些迷惑不解的學生說:『水有三種狀態,人生也有三種狀態。水的狀態是由溫度決定的,人生的狀態是由自己心靈的溫度決定的。』 教授說:
『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的溫度是0℃ 以下,那麼這個人的生活狀態就會是冰,他的整個人生世界也就不過他雙腳站的地方那麼大。』
『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態,那麼他就是一掬常態下的水,他能奔流進大河、大海,但他永遠離不開大地。』
『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是100℃ 的熾熱,那麼他就會成為水蒸氣,成為雲朵,他將飛起來,他不僅擁有大地,還能擁有天空,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樣大。』
教授微笑著望著他的學生們問:『明白這堂最簡單的實驗課了嗎?』『不,這不是一堂簡單的實驗課!』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那天,在回鄉下路上收聽廣播。主持人訪問東海大學彭懷真教授,彭教授提到這本書「問題背後的問題」,他說,問題背後的問題不是問題,而是「態度」。
沒錯,態度的溫度0℃以下,冷冰冰的,他的世界也就不過他雙腳站的地方那麼大;態度的溫度是常態,那麼他就是一掬常態下的水,他能奔流進大河、大海,但他永遠離不開大地;態度的溫度100℃ 的熾熱,那麼他就會成為水蒸氣,成為雲朵,他將飛起來,他不僅擁有大地,還能擁有天空,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樣大。
她,屬於第三種狀態,所以從業務專員高升總處長。
熱忱,是態度的關鍵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