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太太的閱讀心得 (5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天981106早上祖孫及親子起床後都笑容滿面,很滿足昨晚一家五口各有好眠。小寶寶辰欣依我們訂的作息表,白天能吃能睡;昨晚十二點上床後,扭動次數少,也沒哭,睡到早上八點半,相當配合。小夫妻因而精神好,可以全心投入職場上班、上課去。


 


  女兒吃早餐時,我和她聊了一會兒,我說:「遇到困境,危機就是轉機,請教親人或好友之外,看書獲得新的啟示,讓心靈沉澱與昇華,找出新的解決方案,是我自己在職場的適應方式。」不是嗎?關於小寶寶良好睡眠習慣的養成,困擾了一週,我習慣翻書本,找到對應策略。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編印的兒童健康手冊中的衛教指導篇,看了收穫很多,我和小夫妻分享,讓我們帶小寶寶有明確的方針可以依據,也有十足的進步。


 


  小寶寶夜間的睡眠分成七、八個週期,淺睡與熟睡交替進行;淺睡時會有響動,可能吵醒同床的家人,這時除非寶寶大哭,否則應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安撫動作,例如餵奶、拍背、抱寶寶等,給寶寶機會學習自行入睡。也可考慮分床睡,減少互相干擾的機會。


 


  兩、三個月大後,夜裡少換尿片,如有響動可先不理睬,除非大哭,不然不要餵奶。此時餵奶不要開大燈,不跟她說話或玩,讓她靜下來,也可以逐漸減少餵奶量,讓她體會白天和晚上的不同,逐漸放棄夜間吃奶的習慣,而一覺到天亮。


  寶寶入睡的地方,應該就是夜裡睡覺的地方。若由大人抱著入睡,或在小搖床、沙發、大床等地方先睡著後,再放回小床,也會讓寶寶在淺睡時,感到睡眠環境的不同而醒來。


 


  替寶寶建立一套就寢儀式,有助於順利入睡。在睡前進行一系列、有一定順序、安靜的準備活動,幫助寶寶放鬆心情,例如尿尿→洗澡→換睡衣→刷牙→喝水→講故事→道晚安→關燈。


 


  建議寶寶採取仰睡,不會增加嗆奶的機會。以往西方國家的嬰兒多數是趴睡,美國從1992年推行仰睡運動之後,只有六年的時間,嬰兒猝死症發生率已減少了40﹪,可見仰睡比趴睡較安全。爲了避免頭形睡扁,不要讓寶寶的頭固定偏向哪一側睡,可以將床頭床尾的方向調換一下,因為寶寶比較喜歡看門的方向。同時也不建議側睡,寶寶側睡容易翻身成趴睡。


 


  白天當寶寶醒的時候,讓她趴著玩一段時間,一方面避免後腦勺受壓的時間太長,一方面可以訓練頸部和肩膀肌肉的力量。


 


  聽到老公爲外孫女換尿片時說:「真的是一把屎、一把尿!」要帶大一個寶寶,可真不簡單,愛心耐心的包容是少不了的。(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府城安平夕陽(091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兩個星期女兒上班了,晚上小夫妻要備課,下半夜要照顧小寶寶,睡眠不足,疲憊不堪的樣子,看了蠻心疼的!白天我們顧,一哭就抱,逗她玩、哄她睡,有時不順手睡得少,讓我們也大感吃不消,累得感冒咳嗽。


 


  昨天981104我翻開先前已看過的書──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林奐均著),再仔細閱讀爲小嬰兒訂定作息表。同時在網路查小兒科醫師對小嬰兒的睡眠提出的祕訣等資料,我們才深刻體認靠經驗和無限愛心,一哭就抱是吃力不討好,易養成小嬰兒沒安全感,用哭達到撒嬌、抱抱等目的。


 


  綜合各項理論和實務經驗,正常的哭,對嬰兒的肺活量有關,算是一種運動,並無害處。昨晚和小夫妻討論,決心爲辰欣定作息表,尤其下半夜不餵奶,一覺到天亮是重點。


 


  努力遵行「餵奶-玩耍-睡覺」的循環模式。白天盡量四小時餵一次足量的奶,拍背打嗝後,看著辰欣的眼睛說話、讀唐詩、念三字經、唱兒歌,擺動辰欣的手、腳,抱著在客廳走一走。大人吃飯時,辰欣躺在推車上,可以看到大家吃飯,我們會忍不住看著辰欣逗她開心,對她微笑。一會兒累了,放回客廳的遊戲床睡覺。


 


  昨天夜間最後一次餵奶,大約十一半點,餵奶之後幫她拍背打嗝、換尿片,不陪她玩,輕聲送回房間,開小燈、蓋小毯子,讓她自己入睡。昨晚有兩次短暫的哭聲,也有幾次腳東踢西踢,我們從旁觀察不理會她,不一會兒又睡著了。今天六點半醒來大哭,我們開心的抱她,餵她吃飽牛奶,並給予讚美昨晚她表現良好。小夫妻昨晚終於可以放心的一覺到天亮,女兒上班前說:「睡眠充足真好!辛苦外公、外婆了!」。能代勞減輕年輕人的體力負擔,我們心甘情願,也是我們的成就。


 


  依書中所說,通常要花兩三個星期的時間,才能確實遵守一套作息時間,我們說好了,做法要一致,要有耐心,要堅持下去,努力朝這個目標去執行──四小時餵一次奶,下半夜不餵奶一覺到天亮。寶寶吃飽、睡好、心情好,大人也睡好、情緒穩定,成為正向的循環。


 


  小寶寶每次一哭就抱她,小寶寶很快就會曉得這個家由誰做主。她會養成習慣,用哭來得到她想要的東西;這些得到掌控權的孩童,長大後容易沒有安全感因為她們其實不曉得自己要什麼,也不曉得什麼對她有益。也許是父母沒有爲她設定界線,她們覺得沒有安全感吧。


 


  相較之下,如果寶寶知道自己不管有沒有哭,父母都會隨時照顧她,就會有安全感;她的態度雖然哭鬧反覆,但父母的做法永遠一致,寶寶會發展得快速和順利。


  所以,當小寶寶知道一切都是由大人掌控,而不是由她掌控時,就會有安全感。加油!親愛的辰欣!(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夕陽餘暉與月亮(拍照地點:鄉下農園附近091031


01


02


03


04


05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認為不論教嬰.幼兒什麼,最重要的是要引起孩子的興趣,有興趣才能事半功倍。而喚起嬰.幼兒的興趣,最佳策略就是用遊戲的方式教育。


 


  卡爾.威特小時候的教育,是採用遊戲方式進行的。當他滿六個月時,他的父親在房間四處大約一公尺高的地方,貼上厚厚的白紙,白紙上貼著用紅紙剪下的文字和數字。在白紙的另一塊地方,有秩序的貼上簡單的字,這些字都是名詞,例如貓、狗、老鼠、豬、兔子、帽子、沙發、桌子、椅子、電話等。


  在另一處並列貼上從一到十的十行數字,在另一角落畫上樂譜圖。因為嬰兒的聽覺比視覺發展快,卡爾.威特的爸爸對兒子從聽覺入手教ABC,當他指出ABC字母時,媽媽就像唱歌似地唱給兒子聽。當時卡爾只有六個月大,感覺像耳邊風似的,但是他的父母仍然讓他聽,讓他看。他對字母有了深刻印象,這使他後來學習識字時非常輕鬆愉快。


 


  卡爾.威特的爸爸買了許多兒童書和畫冊,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講給他聽,並用鼓勵的話激發他,像「如果你能識字,這些書的內容你都能明白。」有時不講給他聽,對他說「這故事很精彩,爸爸沒時間說給你聽。」這樣反而激發卡爾.威特想學的意願。


 


  卡爾.威特的爸爸用「拼音遊戲」的形式,在玩耍中教兒子拼字。把字母貼在牆上;用畫冊讓他看貓的畫,同時教貓這個字的拼法,然後指著牆壁上的字,反覆發貓的音給他聽。接著從文字盒中選出組成這個字的所有字母,用這些字母拼寫出貓這個字,都是用親子遊戲的方式進行。在學習的過程中,他會給兒子讚美,也讓他適度和循序漸進反覆溫習之前學的單字。這和現今低年級的注音符號拼音教學相同。


 


  卡爾.威特的爸爸還製作許多小卡片,在上面畫上小動物、房子、樹木等,在畫面下標出名稱。把這些卡片貼在餐廳、廚房、客廳和臥室的牆上,讓兒子可以常常看到,加深印象。常利用這些卡片和兒子編故事、做遊戲,外出散步看到教堂、車子、人等,問兒子怎麼念?怎麼拼?就這樣兒子認識的字越來越多,很快就學會了說和讀,進而學得更多詞彙。這就是所謂的情境教育


 


  卡爾.威特小時候的學習模式,正是現今的教學原理、原則,值得我們參考,特地摘錄作為自己以及女兒、女婿陪辰欣成長的教育方式。(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府城安平林默娘公園的雕像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血脂症是現代人的慢性病.文明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隱形殺手,十分危險,不可掉以輕心。最近特地蒐集高血脂症的資訊和預防方法,希望大家能常保健康的身體。


 


  高血脂通常是指血管內流動的油脂過高的狀態,血脂過高的原因,一種是油脂吃得過多,另一種是油脂代謝過慢、不易排泄造成的。


  血脂包含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在血液中流動的脂蛋白分為兩種,一種叫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含大量的磷脂類及少量的膽固醇,不會堆積在血管壁中,俗稱為「好的膽固醇」。


  另一種叫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體積較小,容易滲入動脈血管壁中,堆積後會形成動脈硬化,甚至造成血管狹窄或阻塞,因此俗稱為「壞的膽固醇」。


 


  血脂正常是指總膽固醇低於200豪克/公合,三酸甘油脂低於200豪克/公合,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的膽固醇)低於130豪克/公合,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的膽固醇)高於40豪克/公合。


 


  當血液中膽固醇高、三酸甘油脂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這三種有一種異常都稱為高血脂症。


 


  哪些食物含有較多「好的膽固醇」呢?怎樣預防高血脂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任張念中教授主張攝取油脂類應選擇橄欖油和芥花油,它們含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會去除血中的膽固醇,可以多吃。


  深海魚類有益健康的例如鯖魚(又叫青花魚、花飛)、秋刀魚、鮭魚、鲔魚體內含較多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這些魚中的脂肪酸對我們的細胞會更靈活,它們又有抗血栓和降低三酸甘油脂的作用,所以可以多吃這些深海魚,就不需要再吃魚油等健康食品了。


  此外可多吃的是青綠色蔬菜、青色花椰菜.地瓜菜.瓜類.花色青椒.洋蔥.豆腐、豆漿.水果等食物;多喝水、多運動促進新陳代謝,是預防高血脂的好方法。


 


  含膽固醇高、不宜多吃的食物,例如動物的內臟像腦、心、肝、腰子、腸、肚,有殼類如蝦、蟹、蚌、干貝、章魚、鮑魚、魷魚,以及蛋黃、魚卵、蛋糕、奶油、火腿、香腸等。同時少吃牛油、豬油、雞油、椰子油、棕梠油,這些油含壞的膽固醇,易造成血管阻塞。


  近來自己也許是吃得太豐盛了,再方面新陳代謝較慢,健檢後接受醫師的叮嚀,飲食必須清淡、少油、少糖、少鹽,多喝水、多運動,才能保有正常的體質。看了財團法人黃烈火基金會16期通訊季刊,摘錄高血脂症的預防重點,提醒自己多吃有益身體的食品,少吃高膽固醇、高油脂的食物,才能避免高血脂症的困擾。(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PS:那天在安平林默娘公園遇見很會放風箏的人091015週四)


01 02


03 04


05 06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女兒餵好外孫女吃飽奶水,說:「媽,辰欣是你的玩偶,你抱一抱吧!」她好希望我幫忙抱小寶寶,累了可以歇一下。初為人母有個幫手替換,轉換心情很是必要。


 


  辰欣醒時眼睛轉個不停,在客廳抱著她,看到什麼就教。據卡爾.威特的教育中強調「從身邊的實物開始」,我們從室內的擺設如鋼琴、書桌、沙發、窗簾、鏡子、電視、時鐘、床、椅子等;水果如西瓜、蘋果、橘子、葡萄、蕃石榴等;動物圖片如老虎、獅子、貓、狗、熊等,身體的部位如頭髮、眼睛、眉毛、鼻子、 嘴、手、腳等。「看到什麼就教什麼,也教她動詞和形容詞」,例如孔雀魚在水中游得自在、游得快樂,黃色的燈光很溫暖,紅色的花朵很漂亮等,不停的對話,使她的詞彙漸漸豐富起來。


 


  我和卡爾威特的信念一致,反對教孩子不完整的話,例如汪汪(狗)、珠珠(珠子 )、鴨鴨(鴨子)等。常看到有些父母以孩子發錯音,說疊詞為樂,隨聲附和,等於增強孩子的錯,而不及時糾正,真是大錯!這樣會使孩子不知道自己的錯,以致習慣成自然,將來會難以糾正。再一方面說不完整的兒語,會阻礙孩子的語言發展,有害無益。日常生活中就要教嬰、幼兒完整的詞,完整的句子,因為「能正確使用語言,意味著能正確思考」。能說就能寫,對孩子將來說話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有助益。


 


  在人的一生中,出生到五歲是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期,為人父母千萬別讓這種才能虛耗了,一旦錯過了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是一輩子的損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就是這個道理。


 


  有位科學家說過:一切智慧的根源在於記憶。依據「用進廢退」的原理,嬰、幼兒早期教育,可以使記憶力發展的時間提前,尤其嬰兒時期每天重複輸入相同的詞彙,不斷刺激孩子大腦裡的詞彙庫,可以使孩子的記憶力發展更快。所以我們每天念三字經、唐詩、兒歌等,希望辰欣能記得這些琅琅上口、節奏清楚的詩詞,增加語文詞彙,增進記憶能力。


 


  我相信每天練習,持之以恆,必有收穫。(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PS西拉雅廣場


環繞台南市政府左側廣場的步道,已經成為夫妻倆健走的老地方了。到這個地方運動有數不清的次數了,下午(091014)再次來到這個地方做例行性的活動,當經過西北角時,偶然間瞥見矗立在角邊的大理石刻著「西拉雅廣場」,我想這應該是這個廣場的名字吧?


原來西拉雅族是台灣平埔族中人口最多、勢力最強的一族,主要分佈在嘉南平原恆春半島之間。


為什麼今天突然發現這個廣場的名字呢?也許之前天氣很熱,都是天黑了才來,忽略了它的存在。


快步繞著圈子,撥個十幾分鐘放慢步伐,練習拍拍照、過過癮,一魚兩吃,和樂而為!


01


02


03


04


05


06


07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近才了解光纖用在傳輸,是利用玻璃透明的性質,用光來傳送信號,代替銅線。高錕發明石英玻璃,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導纖維,所以他被稱為光纖之父。今天各大報登出他獲諾貝爾物理獎的消息,令我們振奮並且與有榮焉。因為他是中國人,是我們的中研院院士,對於他的學經歷背景,很有興趣,特地查維基百科看他的成長故事。


 


  祖父是民初南社著名文人高吹萬,他的爸爸高君湘是留美歸國名律師,很重視孩子的教育。高錕1933114出生於上海,祖籍江蘇金山.入學前他的父親請老師敎他讀四書五經,十歲時聘教授敎他英文、法文。他說接觸了英文和法文的文化,對他影響很大,奠定了良好的語言基礎。


 


  童年他對化學有興趣,家中三樓是他的實驗室,自製氯氣、焰火、煙花.滅火筒、相紙等,還做土製炸彈、無線電、組裝六個真空管的收音機。


 


  1948年高錕和父母移居台灣,後來又遷到香港居住。高中讀聖若瑟書院,1957年獲倫敦大學電子工程學士學位,1965獲倫敦大學哲學博士。


 


  畢業後,1957年進入英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擔任工程師;1960年擔任英國標準通訊實驗室研究經理職務,他的研究為人類進入光導新紀元打開大門.1987年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1996年退休,在香港辦一間高科技公司。


 


   他獲得2009年諾貝爾物理獎,愛迪生電信獎,馬可尼國際獎,貝爾獎,巴倫坦獎章,利布曼獎,光電子獎學金,得無數獎是實力也是實至名歸.


 


  1966年高錕大膽提出以玻璃取代銅線傳輸訊號,四年後第一條光纖誕生了。光纖網路讓資料傳輸既快又方便,接著手機通訊、國際電話、有線電視、網際網路的運用,都是依賴光纖傳送。光纖通訊體積小、重量輕、易彎曲、鋪設和運輸都方便;而且傳輸量大、材料便宜、耗損小,有利於長程通訊。諾貝爾獎表彰他在應用科學的成就,光纖-諾貝爾桂冠進入我們的家,高錕貢獻所學,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在通訊科技和醫學領域造福世界,我們敬佩這特殊的貢獻。(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PS:「多一分準備少一分損失」


鄉下農田種了一些果樹,兩年多來經過幾次颱風的洗禮,


增添了一些防颱的經驗,尤其是果樹的株幹逐漸長大了,


必須加強固定才不會被颱風吹垮。請看


這一排大梅與土桃樹於今天090101再加強固定,就不怕「芭瑪」登陸了。


   園裡種的大梅與土桃


00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聯合報在要聞A4版闢名人堂之後,我每天必看。這個專欄都是聘德高望重的專家和學者寫文章,有學術氣息,有專家的呼喚,有學者的叮嚀,有教育和薰陶效果;沒有政治的紛擾,沒有八卦的無聊,很清新很有意義。


 


  九十八年九月二十四日廖玉蕙教授在名人堂所寫的「時間將屆,鈴聲響起…」一文,深有同感。論文發表、研究成果報告和學術研討會等,參加的都是精英教授、老師和學子,上台發言,很少人能在規定的時間內,精簡扼要並且從容講述完整。言不盡意,講得冗長,佔用了別人的時間,是多數人的通病。


 


  擔任老師時,學校有教師晨會,常遇到長官喋喋不休,超過了開會時間仍繼續講,老師們在底下只好改作業,在這樣的情形下開會、叮嚀效果有限。到大學和研究所進修時,上台報告的機會不少,是磨練報告、詮釋理念的好場所。記得大一上教學原理課,上台分組報告,第一組每位報告後被教授罵得嚴厲,罵得體無完膚,不外乎離題、冗長、沒有重點,因此上課氣氛低爢,大家都很氣餒。第二週輪到我上台,我充分準備內容,引述教學現場事例,在時間內闡述完畢,下了台獲得老師的讚賞和肯定,認為我懂教學原理並能運用,給自己很大的鼓舞和成就感。


 


  擔任總導護、組長、主任和校長,需要上台報告,我會做好手札,把教育理論、教學原理、名人佳句和理念等事先簡單寫好,依重點報告;常能獲得主管、師生的迴響,並因此獲得一位主任的欣賞,私下鼓勵我朝主任、校長等行政職務發展。


 


 考上主、校長之後,在板橋台灣省教師研習會研習,必須接受三分鐘的即席抽題演說訓練,讓我受益良多。在往後的上台報告中,更能駕輕就熟,說得中肯,甚至打動人心。


 


  有一回在九年一貫課程剛推展時,教育局長到市裡要了解校長們對新政策的認知,每位校長要上台報告十分鐘。我貪多求功,超過了十分鐘才下來,當下被局長糾正,真不好意思!佔用了大家寶貴的時間,吃力不討好。意味著學會掌握時間和說話內容,才能當好領導者,從此更加注重說話的內容和時間的掌控。


 


  會議報告都有訂時間表,反覆熟讀資料,摘取關鍵和精華,簡單扼要說明才見真功夫;如何割愛,捨去不必多講,成為一門大學問。


 


  掌握時間,就是掌握未來。在當下的舞台,在有限的時間內,盡情揮灑,感動聽眾,就是掌握大局,就是掌握未來。(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在鄉下農園拍的夕陽090925週五


01


02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閱讀聯合報090927名人堂洪蘭寫的「我看見你,我在這裡」這篇文章,很認同她的主張,文中強調參與的重要深有同感。微軟成功之後,比爾蓋茲的父親常被人問:「你是怎麼教比爾蓋茲的?教得這麼好!」,比爾蓋茲的父親回答:「他小的時候,我只是盡量參與他的生活,了解他而已。有球賽一起去看,贏球的時候,帶他們去吃冰淇淋;輸球的時候,我替他們擦眼淚。學校的家長會、懇親會我盡量親自參加;除此之外,我和其他當父親的一樣,努力賺錢餵飽他們。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了解他的興趣,適度參與就是支持,也是肯定。孩子心情不好時,適度關懷,表達父母的關心這就是挺他,讓他不孤單有安全感。


 


  記得有一回暑假,我們夫妻參團到國外旅遊五天,老么國中階段自己在家,說爸媽不在家好孤單,沒人可以交談,我們覺得好心疼,從此孩子在家我們盡量陪伴,這是我們的原則。一轉眼,孩子成家立業了,出外打拼事業;接下來我們升格為外公外婆,享受祖孫相處的樂趣,陪伴小孫女長大,教養原則不變。當小孫女哭時,我們安撫著她說:「我們在這裡,我們疼你!」果真,愛的語言讓小寶寶有安全感,乖順的停止哭泣。


 


  這篇文章有一句話我很喜歡「人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目的是,有智慧的成長和愛人。」父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教養最重要的就是參與.愛和榜樣。在參與中體驗他人的感受,因而學會主動關懷別人,學會同理心站在對方的立場,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進而讚美、肯定他人的表現,接納他人。這樣的胸襟是需要學習,需要練習的,所以參與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因為有參與才有體驗,有體驗才有感動,有感動才會愛人,會愛人才是智慧的成長。(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在府城安平港拍夕陽(090922週二)


01 02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最近看天下雜誌第430期「五十歲 健康的交叉點」文章,文中強調五十歲是老化的關鍵年齡;忙碌、壓力、焦慮,更可能讓健康提早走下坡。老化是自然的現象,沒有人能抗拒老化;但是壓力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會加速老化。


  老化的症狀大概是健忘、膝蓋關節疼痛無力、眼睛老花、高血壓、高血脂、膽固醇高等慢性病出現。


  今年有幾位好朋友,大約是55歲左右,分別生病住院開刀,因而提早退休,離開教育崗位,驗證50 59歲是人體急劇衰老期。若能在這個時期注意健康,保養身體,降低機能的退化,往後將會成功的老化。也較能避開6069歲疾病的危險期,到了七十歲便可以享受「人生七十才開始」健康有活力的人生。


  保健的方法,醫師是這樣建議:


150歲是帕金森症的好發年齡:多吃維生素E的食物如橄欖油、瓜子、杏仁。


251歲是女性更年期的平均年齡:多攝取鈣質,少喝咖啡,改成茶或果茶。


359歲眼睛容易得白內障:多吃扁豆、豆芽、捲心菜、萵苣、奇異果和哈密瓜。


463歲是卵巢癌的平均年齡:多吃花椰菜。


568歲是置換關節的平均年齡:多吃藍莓。


  整體說減少不必要的應酬,避開健康的刺激物,飲食規律和清淡,不過度勞累,不增加生理與心理的負擔,適度運動,開朗的個性等較能延年益壽。


  這半年多來,不論閒著或忙碌的時候,我都要抽出一小時到中央大學健走;住台南就到市政府綠色廣場健走,動一動筋骨舒服極了,流些汗全身舒暢無比。規律的運動讓我精神更好,同時改便飲食習慣,吃五穀米和清淡的食物為主,希望自己能健康又美麗。(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在府城觀夕平台看夕陽(拍照日期090916


01 02


03


04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嬰兒能感受到我們的愛撫和關心,就是在教育她,這種教育是繁瑣細微的。父母或照顧的人要隨時解除嬰兒的不愉快,用最敏銳的感覺去了解孩子的需求。能夠成功的感受孩子的需要,就是為人父母成功的第一步,這是父母和孩子建立的第一條感情基礎,會對將來教育和訓練提供良好的樞紐。


 


  辰欣手會握住我們的手指,由於嬰兒有與生俱來的手握反射動作,今天090903洗澡後一小時精神好,我把手指讓她抓練習用力,並教她兩手拍拍,她會專心的玩,注意到我和她對話,祖孫這樣進行一些教育,蠻有意思的。


 


  每天幫辰欣洗澡,搓搓手腳、胳臂、背部,既能發展她的觸覺,又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手腳的靈活。洗澡水太熱會哭,調溫一點,要起身前再把水調熱一點,這樣辰欣泡在水中會舒服,當我用大浴巾包裹她的身子時,身體的接觸讓她感受愛和安全感,表現出很愉悅的樣子。


  


  看了卡爾.威特的教育,我決定循序訓練她的五官-耳、目、口、鼻、皮膚和刺激大腦發育著手。人類感知外部的生理基礎,是從聽覺、視覺、味覺、嗅覺和觸覺開始。充分刺激嬰兒的感覺器官,能促進大腦的積極活動和反應,大腦各部門能發揮最大效能,就能培養聰明的孩子。


 


  五官中聽力發展得最早,媽媽會朗誦麥克阿瑟對子祈禱文,並說些正向善良美好的話,給辰欣聽希望她有好性情、好品行。每天在房裡放輕柔的音樂讓辰欣聽,爸媽歌喉不錯,建議多唱歌給辰欣聽;我準備朗誦兒歌、詩詞,講些故事讓辰欣學習。


 


  視力、語言、色彩、數字的訓練,我拿實物如兔寶寶玩偶、毛巾、紙張、杯子、手機、電話、書等,拿到她面前準確、簡短、緩慢、清楚的說這是兔寶寶玩具,這是黃色的毛巾,這是紅色的紙張,這是藍色的杯子…,用手指比這是1這是2…,並且重複說三遍,她的眼睛會對焦,會看也會聽,我立刻回應,讚賞和肯定的語氣說:「辰欣很棒!很聰明!」祖孫今天進行兩次訓練,效果很滿意。


 


  三歲以前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也是接受知識的工具。嬰兒從小就對人的聲音和物品的聲響非常敏感,早期教育是有幫助的。卡爾.威特主張「孩子十五天就開始灌輸詞彙,在孩子剛會辨別事物時就教她說話。」


 


  今天是辰欣出生第十四天,我們將有計畫的,適時的機會教育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努力必有好成果。(文章是太太寫的,照片是辰欣洗澡後我拍的)


                                                                               外婆與外孫女


01 02


03 04


 


府城夜景台邦商旅(090829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爾維修曾經說過:「人剛生下來時都一樣,僅僅由於環境,特別是幼小時期所處的環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則變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他重視的是環境,後天教育的重要。


 


  盧梭在愛彌兒教育學書中用兩隻狗比喻:同是一母狗所生,在同一地點由同一母親所教育,結果一隻狗聰明伶俐,另ㄧ隻狗愚蠢癡呆,他強調的是先天稟賦的重要。


 


  我認為天賦和後天的教育兩者都重要。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必須儘早開始,越早效果越顯著。根據生物學家、生理學家、心理學家的研究,人一生下來就具備一種特殊的能力,就是潛在的能力。教育的目的,就是及早挖掘、誘導孩子自由地發揮這種潛在的能力。教育越晚開始,兒童的能力實現就越少,這就是兒童潛在能力的遞減法則。讓兒童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出來,是教育最大的目標。


 


  學習語言的發達時期是幼兒時期,教育必須從出生第一天開始,三歲以前幼兒的大腦接受事務的方法和以後的發展不同。出生嬰兒沒有分變人的面孔的能力,到三、四個月就能分辨出母親的面孔,和別人的面孔是不一樣,會認得生人。是在反覆的觀察中,把母親的印象,原封不動地做了一個模式,印進了大腦裡。


 


  嬰兒對多次重複的事務不會厭煩,所以三歲以前是灌輸的時期。嬰兒依靠動物的直覺,具有一瞬間掌握整體的模式識別能力,是成人所辦不到的。嬰兒的大腦還是一張白紙狀態,好壞的訊息都會大量吸收。


 


  所謂「三歲定終生」,嬰兒到三歲就已形成未來的一些基本性格素質。所有的人都受到三歲以前環境的影響,對他的性格的行成和態度的影響,所以學者卡爾.威特強調三歲以前決定了人的一生。他主張給三歲以前的模式時期灌輸兩種內容:一種是反覆灌輸語言、音樂、文字和圖形等所謂奠定智力的大腦活動基礎的模式;另ㄧ種是灌輸人生的基本準則和態度。


 


    爸媽期待小美每天每日都是高高興興、歡歡喜喜的,所以外孫女取名辰欣。愉快是健康的關鍵,辰欣的睡床是爸爸精心挑選的,佈置得典雅大方,寬大舒適的床,配上美麗的淡藍小花床鋪,以及姑姑送的可愛抱枕,我們看了都喜歡,相信辰欣也會心情愉快。早上拉開窗簾讓陽光透進房內,讓辰欣的房間一早充滿著希望和朝氣。


 


  兩隻手露出來,不包得緊緊,讓她能自由活動,還會放在兩腮旁,熟睡時像沉思者,很有智慧的樣子,很逗人喜愛!兩隻腳也小露一些,會踢踢動動,讓她自由活動,據卡爾.威特說:「這種活動就是嬰兒的運動,嬰兒睡覺時,不能像布娃 娃一樣把她裹得緊緊的。」


 


  冠群買了笛藤出版社,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書,要外婆外公好好看,教育小美會更得心應手。我們蠻認真看並做筆記,這是我們理論與實務的運用事例。(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小美洗澡後我拍的)


01楚楚可憐


02 03


04 05


06 07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國有一間用水量很大的工廠,每次有人來參觀,負責人會驕傲的對來訪賓客強調,工廠絕對不浪費水,從莱茵河拿多少水,就補回去多少水。德國是工業大國,也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國,一年降雨量不到台灣的三分之一,人口是台灣的三倍半,卻很少缺水。看了這則故事覺得意義深遠,值得我們學習。


 


  台灣每人每天平均用水量是274公升,比全球平均高14%。台灣工業用水回收再利用比例只有57%,德國、日本可以達到90%,這方面可見我們還要再努力。


 


  根據汪中和先生統計,台灣地表水的用量約1.5億噸,等於每年減少一個南化水庫,這代表過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台灣過去30年地下水透支300億噸,大約136個石門水庫。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面積有十個台北市大,林邊、佳冬這次淹大水,就是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嚴重的後果,必需要十年停止不抽地下水才能補回來。


 


  台灣的家庭、工業、農業用水都用自來水,國際水協會建議設兩種管線,分淨水和原水,優先保障民生用水。大樓建立雨水回收系統,把水儲存起來,減少使用水庫的水;工業用水經過過濾、淨化,回收再利用。


 


  台灣自來水公司估計,台灣的水管漏水率超過22%,一年就漏掉兩座翡翠水庫的水,水管線汰換率只有0.99%。美國漏水率15%,日本漏水率7%,所以汰舊換新水管線,防止漏水是政府節省水資源的重要政策。


 


  曾有日本水資源專家來台參訪,認為台、日兩地生活與物價水準評估,台灣水價太便宜,每度7.35元到12元,日本是19.6元到46元,不利於民眾節水意識的提升,建議以價制量。水價提高,民眾與企業有切身感會節約用水,為了水資源也為自己省錢。


 


 日本每人每天用水量242公升,省水功力勝過台灣,我們可以見賢思齊,學著在日常生活中展現省水巧思。馬桶水箱內放進一個寶特瓶,減少馬桶沖水量;馬桶上設置小型洗手台,上完廁所按馬桶沖水器,水能洗手,洗完流入水箱,可以沖馬桶。


 


  學校、家庭推動環保教育,親子一同參與節水大作戰,讓孩子觀察並紀錄家裡每個月用了多少水,思考有哪些方法可以節省水量,哪些水可以回收再利用,以及如何擴展水源例如收集雨水等。


 


  一段時間之後,紀錄執行前和執行後的績效,檢視家裡和班級到底節省多少水量,由父母或同學給與簽名認證,親子不但可以提高環保意識,還可以讓孩子有成就感。


 


  最近幫小外孫女洗澡,浴盆的水,女婿特地留著沖馬桶,讓我很欣賞這樣的環保行動;同時再摘錄天下雜誌428期要命的水重要數據,提醒大家省水大作戰就從現在開始。(文章是太太寫的 照片是我拍的


                                            在鄉下農園拍夕陽090819


01


02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天氣候炎熱,高溫持續不降,令人難受!正巧今天980827翻開天下雜誌428期,閱讀極端氣候下要命的水主題。文中提到氣候變遷的威脅,不只在於變得極端,更在於變得極快。莫拉克颱風登陸前三天,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就預言這個颱風的雨一定「非常大」。因為,台灣的氣候變遷太極端,加上今年海水溫度升高,颱風吸納更多水汽,下起雨來十分驚人。果真,應驗了預言。


 


   氣候學者還預測,台灣將進入十年大乾旱的週期,在未來四十年內,甚至可能面臨沙漠化的危機。看到這個消息,很讓我震驚和不安。台灣原來是福爾摩沙,四季如春的美麗島,也是全世界雨量最豐富的地方。今年旱災缺水的嚴重性,大家都感受到,前一天全民抗旱,第二天卻是大水災到處淹水、山崩、屋毀、人亡;這樣的極端氣候,帶給人類生命財產極大的威脅。


 


  台灣每年平均降雨量,是世界平均值的兩倍半。地球科學研究員汪中和分析,台灣降雨北部多,年平均2800毫米;南部少,年平均2200毫米。過去六十年,台灣四分之三的國土,總雨量遞減,降雨天數從以前的195天,降到現在南部只有130天。


 


  降雨型態也改變,雨下得又急又大。汪中和先生發現,台灣過去一百年平均溫度上升1.1度,溫度每上升一度,就會增加七﹪的水汽,大氣對流旺盛,會出現強降雨,更容易遭受洪水侵襲。


 


  原來台灣最弱小降雨(下毛毛雨和小雨),是全球最明顯的區域之一,現在天空下毛毛雨的機率,已少了一半;小雨天數,也少一半。土地缺少小雨的滋潤,變成沙漠的可能性會提高,氣象學家預估這幾年,台灣最強降雨量會增加到280%到560﹪;最弱小雨將減少80﹪。未來不但水災更多,旱災也會更頻繁,多麼令人憂心的數據。


 


  沒有水就沒有未來」,這是六年前全球永續發展會議時專家的警告。將來人類生存最大的挑戰,以及全球衝突的導火線,都會和水資源有關。聯合國估計,氣候的變遷,使得全球缺水的機率增加20%。水資源的管理與運用,成為世界各國的顯學。


 


  缺水才知水的可貴。水不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資源,而是有極限的能源。因此,水資源的教育,是需要更加重視。摘錄多位專家的分析和預測,讓自己對於極端氣候,有更深的了解;對水資源的運用,有更明確的概念。


 


  節約用水的措施,就從個人做起;進而到家庭、社區、學校、工廠、醫院、農田等,水能夠物盡其用,以及回收再利用,是每個人或企業,必須身體力行的事(文章是太太寫的,照片是我拍的)。


在鄉下農園看夕陽090818


01 02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圓夢-美國小姐泰拉‧霍蘭德的故事


  我喜歡看故事、聽故事,也喜歡蒐集故事,跟大朋友、小朋友分享,具有啟發、引導、激勵效果。寓言故事能寓教於故事;成功者的故事能見賢思齊,有標竿作用…



  圓自己的夢,活出每個人最大的潛能,活出全新的我們,活出美好的人生,讓身心靈平安喜樂,讓精神富足愉快,是多麼珍貴啊!所以,心情低潮時,盡快去除負面想法,消除一時的困頓是必須的。尤其,轉念朝積極、陽光面想,給自己信心、給自己力量,努力不懈,不放棄就有機會圓夢,這是成功的關鍵。


 


  泰拉‧霍蘭德成為美國小姐的故事,是在活出美好(約爾 歐斯汀著)書中詳述的故事,很吸引我,印象也很深刻,值得參考。泰拉‧霍蘭德從小就夢想成為美國小姐,1994年她參加佛羅里達州選美大賽,獲得亞軍。第二年她再試著參加這個選美比賽,仍然獲得第二名。當時她很沮喪,想放棄不參加選美比賽了;但是從小的夢想促使她追夢,不灰心,她又繼續努力。


  她決定改變環境,搬到堪薩斯州,並且在1997年參加堪薩斯州小姐選美比賽,一舉獲得冠軍。同年代表堪薩斯州,參加全國比賽,終於贏得美國小姐的后冠,實現了她的夢想,圓了她多年的夢,好令人羨慕!


 


  有人訪問她成功的心路歷程,她說:「前兩年得到佛羅里達州第二名,很想就此作罷;但是強烈的企圖心,讓我不放棄。徹底檢討反省之後,決定搬到堪薩斯州。」那一年,她借了一百多卷錄影帶,在家中一遍又一遍,反覆的看;不論是州際的、國際的、妙齡的、環球小姐或世界小姐等選美的錄影帶,都仔細觀看並做筆記,再反覆演練。


  每次看錄影帶,當泰拉看到舞台上奪魁的佳麗戴上后冠時,她想像著自己就是那位主角,興奮又榮耀無比的走向觀眾,從容接受觀眾的喝采與掌聲。勝利的畫面重複在她的腦海縈繞,這就是她成功的關鍵。


  另一位記者問她,當她在美國小姐奪冠的悠揚樂聲中走下台階,向台下和電視機前數百萬的觀眾揮手致意時,會不會緊張?泰拉回答:「我在這之前,已經走過這段舞台階梯千百回了,怎會緊張?


 


  成功的圖像,讓她希望無窮,讓她動力十足;也讓她改變方法,尋找新的環境,重新起步,反覆觀摩,認真練習,增強自信心,終究有好收穫。(文章是太太寫的照片是我拍的)


                                              中大中大路木棉盛開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午090403到金石堂書店看書,坐在書店看戴晨志最新的書一生難忘的感動看到「在法庭上痛哭失聲的爺爺」篇,是藝人黑人(陳建州)的成長故事。我看得一直掉眼淚,沒帶紙巾,又擔心被別人看到很不好意思,只好用手指猛擦淚水。


  這種感動是由衷的,打從心底感佩他的爺爺、奶奶擔起爸媽教養的責任,是艱苦的,是任重道遠的,也是無可奈何的!因為小時候他的媽媽就離婚而不在身邊,爸爸是華航座艙長,從來不曾請假,在天上飛的時間比在地上走的時間多。


  有一天在睡夢中,黑人被妹妹吵醒,說爸爸服務的班機在名古屋墜毀,機上所有人都罹難。從此,黑人和妹妹三人由爺爺、奶奶照顧教養。


  這段時間,正值叛逆期的黑人和同伴鬼混遊蕩。有一天,騎機車和另一部機車相撞,黑人的另五位好兄弟立刻趕來聲援,當然被警察一一帶回少年法庭。有的家長要法官重罰小孩,表示懲誡與無奈;唯獨站在後方的老爺爺,跪下大聲哭著說:「建州沒父沒母教養,是我管教不當,請饒了他別關他,再給他一次機會,求求法官讓我在家看管!」


  法官被老爺爺的真誠感動,另一方面也是信任這對祖孫,就只有黑人輕判保護管束,每天有警察到家巡察,黑人因此下定決心練籃球而成為「亞青盃國手」。


  我的感動是同理的,打從心裡激動,受黑人奮發向上,立定志向的積極心而感動;更是受爺爺愛孫心切而感動。


  一時的過錯能及時醒悟,人生的低潮能轉為正向的,只能靠自己一念之間的想法,為自己帶來生機。失去的父母愛無法挽回,而祖父母的愛一樣濃郁溫馨,更要珍惜。


  這是黑人的成長故事,最是刻骨銘心,也特別能引起共鳴,受到青少年喜歡,他常受邀分享這段心路歷程。


  最近看到黑人關懷癌末病童,拍「珍愛生命,永不放棄」公益廣告片,紀錄癌末病童不輕言放棄生命的感人故事,更是佩服。


  身為演藝人員,是社會的指標人物,舉手投足都受矚目,以身作則影響社會風氣,帶動愛的行動,回饋社會,提昇社會向上的力量,值得鼓勵與增強。(文章是我的太太寫的,照片是我拍的)


                                                 01中大路的木棉道



                                    木棉初綻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兩老生活素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23